关于我们
2025年4月4日 19:08 星期五

​醴陵市:全链条发力建好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3-31 21:36

今年以来,醴陵市聚焦破解村干部队伍结构不优、梯队断层等难题,创新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通过“拓宽源头”筛选、“靶向施策”培育、“动态考评”管理,建好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拓宽源头“储好苗子”。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结合村级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着眼农村发展需要,“下深水”摸排找人,全力锻造后备力量主力军。市级“开方子”,市级层面先后3次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后备力量储备情况报告,市委书记带动24名县处级领导以包联乡镇形式,逐村研判、覆盖座谈、会议分析,全面盘点村干部结构、找准短板弱项,指导镇村针对性做好村级后备力量储备。镇街“过筛子”,成立专项工作组,由镇街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市271个村(社区)全面摸排评估,通过“三荐三审”(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村级初审、镇级联审、市级备案)机制,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过筛子”。逐村“摸底子”,明确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和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双好双强”标准,建立负面清单,由“两委”干部动态摸排本土人才,分片掌握实际情况,建好“能人榜”和村级后备力量库,切实把好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入口关”。累计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84人,村“两委”其他成员后备力量606人。

靶向施策“铺好路子”。聚焦能力提升、实践锻炼、学历优化三大重点方向,实施专题培训、导师帮带、跟岗锻炼等多元化配套措施,进一步提升后备力量理论知识储备和工作实操能力。“一对一”帮带,针对工作经验不足或部分领域能力欠缺的村干部,由镇(街道)党(工)委安排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以6个月为一个帮带周期,依托同走访农户、同处理矛盾、同推进项目的“三同工作法”,每周复盘、每月总结、每季度评估,建立帮带成长档案,系统提升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实战化”锻炼,‌由镇(街道)党(工)委统筹规划,村级党组织具体实施,每季度确定1-2名优秀后备力量到村部,根据个人专业特长等,分类设置村级财务、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等锻炼岗位,安排后备力量有针对性地协助处理村级事务,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全覆盖”培训,每年开展全覆盖轮训,市级层面举办后备力量培训示范班,镇(街道)党(工)委兜底培训,重点讲授政策理论、基层治理、法律法规、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鼓励并支持后备力量进行学历提升,39名后备力量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总人数达599人。

动态考评“搭好台子”。突出动态管理,坚持日常跟踪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把村级后备力量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参选村“两委”的重要参考,不断激发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挥好考评“指挥棒”,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及工作成效,采取“村级考核、乡镇研判”办法,对后备力量进行动态分析,对不胜任的26名后备力量及时调整,把新发现的73名优秀人员力量按程序补充入库。立好使用“风向标”,实行后备力量补位计划,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按程序及时把表现优秀、群众公认、人岗相适、培养成熟的村级后备力量充实到班子中,2024年动态补选村书记14人、其他村干部28人,切实调动了后备力量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打好激励“组合拳”,开展“选优推优”双优活动,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村级后备力量,择优发展为共产党员、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择优组织参加培训,促进村干部队伍素质更好、结构更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