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洞口县坚持党建引领,深挖文化资源,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不断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铸“底色”,凝聚文旅发展合力。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旅游发展工作专班,立足本地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精心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将党组织生活与文旅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把牢文旅发展方向。大力推行“党建+文旅”模式,在景区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责任区,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积极参与景区文化讲解、秩序维护、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年轻党员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示特色美景、美食和民俗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关注,不断扩大影响力,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阵地添“红色”,塑造文旅特色品牌。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文旅发展。利用红军烈士墓、蔡锷将军故居等红色景点资源,建成一批党员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集参观、学习、实践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主题展览等形式,开展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党员干部、学生群体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依托“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主题党日,将革命历史事迹与微党课结合,制作系列微党课视频课件,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组织红色故事宣讲团深入学校、村(社区),通过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方式,分享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红色文化兴趣,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擦亮红色旅游名片。
产业振兴增“特色”,提升文旅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依托雪峰蜜桔、雪峰云雾茶、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融合发展新模式,成立产业联合党支部,统筹协调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工作。在党支部示范引领下,文田村、四桥村等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村先后获得全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水东镇羊肚菌种植面积达1000亩,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古楼乡古楼村村社合一的茶业专业合作社3家,茶业加工企业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茶叶年产值近8000万元,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11745元,开发带动农户采茶、制茶、包装、售茶、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等落实就业1000余人。聚焦产业与旅游发展的配套需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污水处理、垃圾转运、文化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美丽庭院”项目,通过环境美化、服务优化、景观提升等综合措施,为文旅融合发展营造靓丽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