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牌县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成长成才需求,注重靶向施教、拓宽渠道、学用结合,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精度”“热度”“实度”。
举办县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注重靶向施教,提升培训“精度”
针对当前干部能力建设的短板弱项,根据培训对象差异化特点,结合行业类别、年龄结构、职务职级等方面情况,精准对接不同岗位干部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双牌县2024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精准设置培训课程,从以往的“大水漫灌”式培训向“精准滴灌”转变,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聚焦组织要求制定“标准菜单”。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课地位,把学理论、强党性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系统谋划、持续用力,不断将思想铸魂工作引向深入。聚焦岗位需求制定“特色菜单”。紧扣中心工作,瞄准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农村干部等不同干部群体的培训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抓好“示范培训”。通过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实施中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县委党校、文旅人才培养基地,举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导游、文创设计等10余个专题培训班,对1300余名年轻干部进行菜单式点学培训,有效增强培训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学员到新田县小源会议旧址学习
注重拓宽渠道,提升培训“热度 ”
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打造互动式、案例式课堂,增加课堂提问和随机分组讨论等环节,进一步丰富授课形式,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发挥现场教学点微学堂作用,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阳明山“红军亭”“红军纪念碑”、茶林“红军楼”、麻江“红军泉”“清廉乡村”桐子坳村、云台山茶叶种植基地等100余处党员教育培训实践阵地,打造红色党性教育、黄色乡村振兴、橙色基层治理、青色廉政教育、绿色文明实践五彩教学路线,有效拓展教育培训阵地。坚持运用“干部走出去、讲师请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积极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授课,让全县干部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加大赴外省(市、县)开展培训的力度,积极组织干部到上海、海南、山东、陕西等先进地区开展异地培训,帮助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干部教育新模式,依托“湖南干部网络学院”“双牌组工在线”等网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优质网课和直播课程学习,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广大干部学习需求。
年轻干部到县竹产业科技园实践锻炼
注重学用结合,提升培训“实度”
坚持把实践运用作为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培训过程中,选派优秀学员到全县重点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等重要领域进行实践锻炼,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到竹木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举行竹木产业发展论坛、赴外考察调研50余次,组织座谈研讨300余次,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打造一双王牌、做足两篇文章,努力建设最精最美双牌”发展目标上来。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携手合作,打造林科教工程3.0,依托中南林科大优质师资力量,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举办导游培训班、文生旅融合发展培训班、林业生产经营加工技术培训班等,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省市导游专家、景区运营专家等进行集中授课和现场教学,433名文生旅干部、本地导游、乡土人才等通过集中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效提升了破解难题、服务发展的能力。培训结束后,通过定期调研、走访群众、收集年度考核情况等方式,了解干部训前与训后在岗位履职、作用发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对课程进行优化,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