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桃江县修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发展共识、打造特色亮点,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党建引领学习为先,用“一盘棋”拧成“一股劲”。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政治学习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在农村党员冬春训、“七一”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充分运用资源、用心设计课程,为全镇党员呈上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理论大餐”,同时,充分利用“红星云”“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进一步统一全镇党员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在修山落地生根。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镇各级党组织锚定目标要求,精心谋划部署、丰富学习形式、强化警示教育,镇党委结合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学习4次,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48次,党员、干部讲微党课12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360人次、参加实践活动2520人次。多措并举传递“党音”。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党政班子成员、镇村干部、“五老”人员、党员志愿者成立宣讲队伍,积极推动宣讲进农村、进学校,用通俗易通的白话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今年累计开展基层理论宣讲80余次。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官方账号组成三位一体新媒体矩阵,传播党的声音,全面展示修山发展环境、人文景观、工作动态,累计发布作品2459个,浏览量超30万人次,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固本强基聚势赋能,把“要我干”转为“一起干”。坚持以“党建+”工作模式,在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添色增辉。提升组织战斗力。每月召开党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抓好党组织书记和党务专干队伍建设,对各党组织尤其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常态化业务指导,认真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用好“四种形态”,将监督执纪的“探照灯”伸向日常工作各个环节,今年以来,镇党委已主动约谈7名工作实效差、群众满意度低的镇村干部。优化基层治理新格局。做实做细“三长制”工作,以收集民情、掌握诉求、优化服务为目标,依托“益村”“村(居)民议事厅”等平台阵地,通过问题收集、任务分派、转交处置、结果反馈等闭环处理流程,组织“三长”常态化入户排查,截至8月底,收集村级发展建议551条,化解矛盾纠纷37个。弘扬身边正能量。积极挖掘全镇党员干部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广泛开展评选表彰活动,7月,结合镇庆“七一”集中表彰了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6名优秀共产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2名优秀邻长,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修山“邻”暖心事》《共筑“红色堤坝”:修山镇防汛一线党员风采》等专栏,累计发布事迹展播9期,让身边先进典型事迹走进、感召、教育全镇党员群众,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协力壮大集体经济,把“闲资产”变成“活资源”。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按照“资源共享、组织共建、产业共育、农民共富”的思路,带动全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达成一个共识。镇党委积极承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党政班子成员围绕“一村一品”对所联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并推行“月调度、半年查、全年述”制度,将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村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效应,目前,全镇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5万元,其中,花桥港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万元大关。聚拢一支队伍。以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建设为契机,打造以镇党委政府引导、村“两委”主导、党员干部为核心、各界能人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团队”,近年来,累计回引30名在外创业人才、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全镇共登记本土人才223名,在外人才114名,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做优一大产业。聚焦资源要素配置,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向农文旅融合发展倾斜,走出一条适合修山、具有修山特色的发展道路。发挥本地区位优势,以修山面为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如黄金贡柚、葡萄、黄桃、鳗鱼等特色种养项目,近年来,涌现一批如鸿富源葡萄、香鳗水产等品牌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羞女山、羞女湖、“桃江洱海”等景点为核心,成功承办益阳市旅发大会分会场,切实改善文旅基础,打造修山特色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