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象市镇牢牢抓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党员“聚力”、项目“发力”、多方“协力”、机制“给力”,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9个、30万元以上的村达4个,先后获得“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村居”“省级同心美丽乡村”“全市重点产烟乡镇烟叶工程先进单位”“全县财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党员“聚力”凝心铸魂。一是育强党员干部队伍。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建立年轻干部成长台账和储备台账,完善队伍培养机制,近年来比选、提拔重用5位年轻干部。推行“老中青”搭配,持续吸纳优秀青年党员,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村级两委班子战斗力显著提升。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灵活运用党员冬春训、村干部轮训、走村观摩及擂台比武等方式,创新开展板凳党课、田间党课等,切实抓好党员教育。三是做强党员学以致用。围绕“抓好一群、带动一批、富裕一方”目标,推行“支部+党员示范户+群众”学用模式,将党员教育与培育新型农民、开展学用帮带、技术试点推广相结合,打造资源互补、技术互助的优势共同体,真正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目的。
项目“发力”民富物阜。一是抓基础项目建设。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大美象市”建设,先后投资近2.5亿元建成镇人民文化广场、新镇区街道、污水处理厂、敬老院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引进省内强企投资3.9亿元建设牲猪养殖场,争取到投资2.2亿元象市片区水厂建设项目、近2千万元的溇水干流治理项目,全镇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镇域商业、休闲、文化、餐饮等服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二是抓传统产业升级。围绕全镇“3+X”产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不断壮大粮油、烤烟、水稻等基础产业,扶优扶强万亩优质稻基地,巩固提质1350亩烤烟种植产业,夯实富民强镇产业基础。三是抓特色产业培育。采取“党建+村级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培植高山蔬菜、红薯粉丝深加工等产业,引进赤松茸、百合、阳光玫瑰等特色种植项目和淡水鱼等特色养殖项目,创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年创收230万元,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16个,有力促进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多方“协力”构建和美。一是多措并举强化治理。坚持主要领导公开接访制度,以矛盾纠纷调解为着力点,以积案化解为突破口,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成功化解陈年积案2起。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6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严厉打击非法采捕等行为,加强对养殖等关键领域的常态化监管,守住了绿水青山发展底色。二是破旧立新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乡村新风尚,有效破除陈规陋习,文明新风不断浓厚。创新开展传播党建好声音活动,成功举办两届象市镇乡村文化节,参与群众达1万余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深耕细研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教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中考上线率和小学水平考试连续多年稳居全县前列,荣获张家界市重教乡镇称号。连续六年组织爱心奖学助学活动,协调资金66.4万元,奖励、资助老师学生677名,全镇尊师重教、崇学尚德氛围浓厚。
机制“给力”共促发展。一是聚才“引智”。建立镇人才专员机制,挖掘和培养“土专家”“土秀才”,打好“乡情牌”,以村为单位建立人才信息库,精准对接本土人才、高校毕业生、职业农民等,为他们制定一对一“服务管家”跟进模式,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支持鼓励创业就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为发展储备优秀人才。二是建制“织网”。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和青年干部学习制度,深入推进“导师帮带制”,以老同志讲党课、年轻同志交流发言的形式,室内室外、动脑动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青年干部读书会,有力提升了青年干部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持续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决策符合民意、顺应民心。三是理财“固本”。着力打造“党建+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象市模式”,让村干部决策村民审、村干部用钱村民批、村干部办事村民评,有效避免了村级财务监督乏力、基层信访居高不下和“雁过拔毛”式腐败现象等问题的发生,以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保障了全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