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精耕乡土“人才田”结出乡村“振兴果”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08-27 16:15

人才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古丈县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和优先方向,大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人才聚力赋能工程和人才回引工程,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脱颖而出,点土成“金”,化乡为“香”,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广发“英雄帖”,吹响乡土人才“集结号”

摸清家底一口清。古丈县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摸排机制,广泛挖掘田间地头、棚边池内的种地能手、养殖能手、销售能手、民间艺人等各类乡土人才,建立信息库4500多名,由相关部门纳入跟踪培养和管理服务;同时收集整理古丈籍在外企业人库154名、古丈籍在外乡贤164人。

畅通渠道引才归。在就地取“才”上下真功夫,面向全县1285名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从中推选54名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84名县派科技特派员,258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培养,让乡土人才在基层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

织密人才服务网。注重培育乡土人才,建立县处级领导一对二或三联系服务机制,省州专家一对三至五结对“传帮带”机制,县级专家一对二或三“传帮带”机制。推荐1名乡土人才为湘西州派科技特派员;推荐1人县派科技特派员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03名县派科技特派员全年工作经费37.08万元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7名优秀高素质农民发放支持资金3.5万元。

聚焦“重难点”,厚植乡土人才“金种子”

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因地制宜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培育体系,采取“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方式,2021年以来,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来古丈开展现场教学,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课堂”在田间地头举办示范培训班265次,联合乡土人才完成科技攻关40余项。

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依托古丈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古丈县科技专家服务团牵头,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店负责人开展直播理论话术、直播运营、直播实操等新业态电子商务培训25场次,打造“古丈村播”劳务品牌;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课堂、科技特派员课堂、科技专家服务团实践基地等各类人才实训基地,开展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包装设计及品牌营运、乡村建设工匠、山地粮油种植,以及电工技能、育婴师、茶艺师等培训300多场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500多名。

实施民间艺人培育工程。借助全县15家非遗传习所(基地),打造古丈毛尖茶手工制作、民族服饰制作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实效。近年来共开展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基层一线文化服务工作者等培训班20期,培训1500多人次,民间传统工艺接续传承,逐渐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活招牌。

围绕“产业链”,激活乡土人才“新引擎”

让人才“活起来”。以茶叶、油茶、高粱、传统民族水稻、中药材等具有古丈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为支撑,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光大集团合作建立校地合作实训基地,在怀化市委党校、宁乡市委党校等地对包括村级党组织书记在内的乡土人才进行轮训。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5个专家工作站,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博士团服务站1个。

让产业“旺起来”。依托现有资源,古丈县致力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绿色路、打优质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茶旅融合、苗寨风情旅游、精品民宿游三大路径,2023年古丈县累计接待游客51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27亿元。同时,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项目,2023年全县10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928.044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73个村收入达到20万元,12个村收入超过50万元。

让群众“富起来”。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全县乡土人才共创办或领办涉农企业2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2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农头企业1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入社社员达6000多户,每年为每户农户增收5000多元以上。牛角山茶业有限公司提供近1300个就业岗位,墨戎苗寨提供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平均月薪约4000元。在各类人才的通力合作下,古丈县的乡村全面振兴图景愈加清晰,乡村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