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人心聚、乡村兴。近年来,衡阳市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强大引擎”,围绕集体经济、人居环境、乡村治理靶向施策、真抓实干,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组织“桥头堡”。去年以来,黄茶岭街道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减负和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等有关举措,全面加强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着力优化村两委班子队伍结构,使堡垒更坚强、带头人更过硬,激发乡村干事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凝聚磅礴力量。按照“好中选优、积极推进”的原则,注重把靠得住、重实干、能发展的人才选配到村班子中来,5个村、2个涉农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完成届中村“两委”补选2人,培育村级后备干部13人;以加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素质建设为重点,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周五课堂”“屋场党课”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和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对照区委基层减负“两个清单”开展自查自纠,积极开展规范清理村级组织挂牌工作,推动落实“常态入户+轮流坐班”机制,持续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强产业项目,点燃集体经济“助推器”。街道切实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高兴村大力发展丁家牌楼、高昇农贸市场等实体产业,组建5支集体经济发展专业队伍专门打理,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白沙村引入白沙苑农家乐休闲山庄,提供就业岗位63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固定收益13万元;在各村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充分整合耕地、鱼塘等集体土地资源,通过村委会发包的形式流转,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村集体闲置的厂房、场地,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推进集体资源资产高效化、合理化利用,持续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全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以点带面、点面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2023年全街5个村、2个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都达到了30万元以上。
强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好庭院”。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采取“党组织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群众联动”的工作思路,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村内所有区域环境有人抓、卫生有人管。去年以来,街道完成奇峰产业园项目等农村道路硬化5100米、安装路灯89个,扩宽五星六组安置小区消防通道,修缮湘江五组倒塌鱼塘护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完成农村改厕942座,治理垃圾杂物45处,清理淤塘等黑臭水体20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常态化开展每周五“全民卫生日”大扫除活动,充分发挥“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评比选优激励作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由“要我干”到“我要干”,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强村民自治,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三长制”,建立网格化台账,在全街5个行政村选优配强“邻长”293名,精准联系服务村民1544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村民代表脸熟、人熟、事熟的优势,开展“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活动,及时解决网格内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治理难题,打通基层治理“新脉络”。今年以来,各村共入户走访6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和化解矛盾100余件,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微小事”助力“大民生”、守护百姓“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