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听音寻路的地图 —— 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

内容简介:

2003年11月21日,在湘西凤凰古城,一场别开生面、充满着浓浓乡情的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详细内容

微信图片_20231219160355.png

听音寻路的地图

—— 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

2003年11月21日,在湘西凤凰古城,一场别开生面、充满着浓浓乡情的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当晚,上万名观众来到在沱江边搭建起的舞台前,观赏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的实地景观音乐会现场演出。《地图》由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的著名作曲家谭盾,根据湘西不同民族的音乐创作而成,作品携带着湘西百姓们的音乐,从村寨走出去,经过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巡演,当晚,又回到湘西,回到湘西的父老乡亲们面前。

1981年冬天,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学习的谭盾,来到湘西土家族的一个村子里采风。在村口,谭盾遇到了一位用石头敲击出乐声的老人。神奇的是,老人在用石头敲击过一段音乐后,把手中的石子儿抛出,洒落在地的石子儿竟然排列成了《易经》卦爻的图案。谭盾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了!

近20年后,谭盾作为国际著名作曲家,纷纷接到世界各地的许多重要乐团或音乐节的邀约。1999年,著名的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和世界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共同邀约谭盾为他们创作一部交响协奏曲。在构思作品阶段,谭盾想起了20多年前湘西的那位神奇的“石头老人”,计划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于是,谭盾又回到当年的那个土家族村寨,去寻找那位老人,希望再看到老人神奇的表演。然而,村里的人告诉谭盾,老人已经离世,并且带走了他那神秘的“石头音乐”。谭盾心中一阵怅然。随后,他带着对“石头老人”音乐的记忆和遗憾,开始了《地图》——“听音寻路”的创作之旅,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寻回那些消逝的音乐。

与传统的协奏曲由主奏乐器与交响乐队组成不同,《地图》在采用主奏乐器大提琴和交响乐队之外,还增加了多媒体视频。视频中播放的内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音乐实录,其中包括桑植的傩戏、土家族的打溜子和哭嫁歌、侗族的舌歌、苗族的飞歌和芦笙舞等,当地各族民间艺术家的演奏和演唱同时得以展示。

《地图》全曲共有九个乐章,分别是“傩戏与哭唱”“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间奏曲:听音寻路”“石鼓”“舌歌”和“芦笙舞”。不难发现,九个乐章中,除间奏曲:听音寻路和石鼓两个乐章之外,都是以湘西的民间音乐命名,作曲家以这些各具特色的民间音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素材,运用丰富的现代手法,谱写出了浸透着湘西各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充满神奇机智的新型交响协奏曲。在作曲家心中,乐队是山,独奏是人,录像的内容是传统,整部长约40分钟的作品,是人与山,山与传统,文字、声音及多轨声像之间的竞奏,是人与自然、与传统的对话。

当今世界,对于包括民间音乐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话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不仅是中国音乐的宝藏,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谭盾的创作,素以观念新奇,手法大胆而著称。在《地图》这部作品中,谭盾把以往作品中引用原生态录音的手法,扩展到了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引用,力图以此使传统得以再生。《地图》的创作,记载了作曲家对逝去文化的眷恋之情,也展现出了作曲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超前意识。

今天,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只需指尖轻轻移动,便可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信息,而与此同时,那些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在《地图》里,谭盾将现代创作技法与传统音乐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表里,形成了这部既有感动,也有震撼,能够拨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悠远记忆的作品。《地图》告诉我们,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用爱来传承。

(李淑琴)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