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音乐记忆】满腔热血, 青春无悔 ——《为了谁》
内容简介: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特大洪水,灾情相当严峻。
内容简介: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特大洪水,灾情相当严峻。满腔热血, 青春无悔 ——《为了谁》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特大洪水,灾情相当严峻。一场抗洪救灾的战斗随之打响。在汹涌肆虐的洪水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冲在险情的最前线。在这场规模大、形势严峻的抗洪抢险战斗中,涌现了以李向群、高建成为代表的抗洪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1998年8月,全国的抗洪抢险工作接近尾声。中央电视台筹备一台庆祝教师节的晚会,参与晚会编创工作的邹友开觉得应该在晚会中加入一首抗洪题材的歌曲,于是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那段时间,电视、报纸上每天都有关于抗洪前线的报道。邹友开回想起自己看到的画面——摄像机拍摄抗洪全景时,电视上呈现的是一片密密麻麻、黄色的小点,画面上的人长什么样根本看不清楚,更别说叫出他们的名字,当镜头拉近特写时,也只能从穿着上判断他们是解放军战士,又怎能知道他是谁?一想到这,邹友开的眼眶就湿润了……远看是黄色的点,近看是浑身汗水、泥巴裹腿的解放军战士,这样的画面成了邹友开写在歌词里的第一句:“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虽然是深情地歌颂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是写和平年代的英雄赞歌,邹友开却选择了含蓄地抒发感情。整首歌词中都没有出现“解放军”三个字,但“你是谁,为了谁” 却多次出现。尤其是“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一句,以老百姓的视角,道出他们心中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激和信任之情,也烘托了抗洪解放军战士崇高无私的精神境界。
《为了谁》的歌词完成后,邹友开请军旅作曲家孟庆云为这首词谱曲。孟庆云把《为了谁》定位为一首典型的民族风格的军旅抒情歌曲,在旋律创作时,他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使民族音乐在歌曲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传承。歌曲的结构是单二部曲式,A 段曲调抒情婉转,节奏平稳,将心中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娓娓道来;B 段旋律一直上扬,开头句句都为长音,表现高亢、激昂的情绪,更加表现出对英雄们的深情呼唤与赞美。最后用一个补充的结尾,给人们一种意味无穷的回想,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感觉,也给激动的情绪一段渐渐平复的时间……
歌曲完成后,他们找到了当时空政文工团的祖海来演唱这首歌。祖海是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教授的学生。当祖海把录好的歌曲CD交给金铁霖教授时,金铁霖并不满意,他要求祖海亲自到抗洪前线去体验一番。
在抗洪前线,祖海看到了为抵挡汹涌的洪水,夜以继日地搬运石沙、巩固大堤的解放军战士。累了,他们就穿着洪水和汗水混合的湿衣在大堤上睡一会;病了,他们都不肯休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守住大堤,守住人民的安全。解放军战士忘我付出,有的战士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祖海被深深震撼了,失声痛哭。当她再次演唱这首《为了谁》时,歌声里多了对这群人民子弟兵、这些最可爱的人真心的牵挂和深情的赞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走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他们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把自己铸造成守卫着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的钢铁长城。在和平年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人民解放军的使命担当。就像这首《为了谁》里所表达的,人民解放军永远记得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是为了谁。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