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街道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南部,因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清水塘而得名,辖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近年来,清水塘街道深人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区域发展凝聚了强大红色力量。
夯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党建共同体。坚持组织融合,不断扩大朋友圈。先后与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科协、省博物院等30家辖区单位结成区域化党建联盟,签订共建协议书,区域化党建大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推动实现辖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坚持制度先行,有效提升保障力。制定《“党建聚合力”清水塘街道区域化党建三年工作计划》,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定期会商、日常联系、双向服务、项目化推进、党群联动”五大制度体系,研究解决区域化党建重点问题,将区域内的党建“小循环”演变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大融合”。坚持互联互动,逐步强化执行力。坚决扛牢省会中心城区属地责任,在会务保障、安全维稳等多方面为驻街省市级党政机关、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通过点对点线上沟通、上门走访等方式,征求驻街单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意见建议,推动根据自身优势进驻相应网格,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形成更具质效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构建高效对接、高效服务的党建生活圈。打造红色打卡地。挖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省博物院等辖区优质资源,升级打造长沙首个“红色文化历史故事街区”,新增科学家精神馆、湘籍院士风采馆、乐之书店、清水塘“红”宣讲基地等打卡点,与原有红色景点串珠成线。联合湖南烈士公园共建流通服务驿站等党建阵地,不断丰富“党建+文旅”体验。传播红色好声音。举办“唱响红街最强音 绘就党建同心圆”红街微宣讲比赛,打造全国首个以声音为媒介的党员教育平台--“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吸纳党建联盟单位专业讲解员和声音爱好者加入红色志愿讲解员队伍,推出“清水塘为什么这么红”“大美清水塘”等宣讲品牌,创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建强红色服务区。结合自身和群众需求制定“需求清单”,多方整合党建联盟单位阵地、人才等资源优势,制定可共享的“资源清单”和共建的“项目清单”。疫情期间,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统筹各社区党委,将疫情防控薄弱部分纳入“需求清单”,联盟单位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强化对接支援,有效应对了潇湘华天大酒店突发疫情,共同筑牢了红街疫情防护网。
绘就共驻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同心圆。多方融合,架起连心桥。坚持党建引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发挥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联盟单位在小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促进民主协商“多方融合”,真正使群众的“声音”有人知、群众的“需求”有人办。清水塘社区组织辖区内的联盟单位党员代表、统战成员、群众代表、物业公司、志愿服务代表等搭建“同心共议室”,推动长沙市一中宿舍区在内多个老旧小区成功加装30台电梯,让一批住在高层的老年居民圆了“电梯梦”。活动共建,搭建直通车。积极协调争取区域化党建联盟单位的文体、文博、场地等资源,不定期开展参观游览、学术讲座、专题教育、大中小学生研学等活动。与湖南出版控股集团、长沙党史馆合作共建3个“红色书屋”,共引入10万多册书籍供居民免费借阅,让党建产生“生产力”,让文化接地气,让群众得实惠。服务下沉,合力办实事。以“三七联盟”“邻里店小二”“514服务模式”“零距离办公服务点”等品牌为依托,借助区域化党建联盟单位力量,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街道联合长沙市第一医院在清水塘社区开展“党建聚合力 共绘长沙红”大型义诊及慢阻肺筛查活动,清水塘社区、芙蓉路社区联合湖南省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清水塘小学等单位志愿者在高考期间开展“零距离护考”行动,获得群众点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