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踏平坎坷成大道——《敢问路在何方》

内容简介:

1986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在全国热播,其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随着剧集的播出而深入人心。
详细内容

微信图片_20231219160355.png

踏平坎坷成大道——《敢问路在何方》

1986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在全国热播,其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随着剧集的播出而深入人心。《敢问路在何方》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它采用羽调式、二部曲式,伴奏中还特意加入民族乐器三弦。歌曲的前半部分旋律在低音区进行,以渲染取经道路的漫长、艰险和取经者不畏险阻、坚定前行的精神。后半部分“啦啦啦……”的衬词歌唱后,“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两句在高音区进行,并且两句采用同样的旋律,成为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

据词作者阎肃回忆,当年《西游记》剧组的音乐编辑王文华来找他为该剧写作主题歌的歌词,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下来。在看过《西游记》的样片后,他开始琢磨:唐僧师徒四人,大师兄孙悟空牵马开路,师父唐僧骑马在后,沙和尚挑着担子紧跟,猪八戒跟在后头……这一串镜头从脑海里飘过,于是“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便从他心底自然涌出。但是写完这几句后,阎肃的思路就卡壳了。阎肃感到很苦恼,连着两个星期都在屋里来回地走。那时他的儿子阎宇正在准备高考,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看到父亲这副样子,终于忍不住说了句:“来回走什么呀,你看看地毯上都走出一条道来了。”儿子的这句话点醒了阎肃,他猛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再一想,对呀,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于是,阎肃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词,而“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也成为整首歌词的高潮和亮点,升华了歌词的主题。

1984年,《西游记》剧组在全国征集这首歌词的谱曲者,许镜清是应征者之一。拿到歌词后,他认真看了几遍,仔细体会着歌词中的情境:磨难,前行,艰险,痛苦,坚定……歌词所要表达的这些情感,深深地刻在许镜清的心里。但许镜清并没急着开始谱曲,而是在心中酝酿,等待灵感的降临。一天,他坐公交车去单位,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车窗外人声鼎沸,人们都是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的样子。此情此景,让许镜清突然产生一个念头: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想到这里,“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的旋律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他激动不已,下车从兜里掏出一个烟盒展开,找路过的一个小学生借了支铅笔,倚在电线杆上,把这两句旋律记了下来。到办公室后,他只用了约半个小时就创作完成了全曲,然后放在一旁,不去管它。三天后,许镜清回头认真地看了几遍谱子,改动了两个音符,这首经典歌曲就这样定稿了。

《敢问路在何方》得以广泛传播,演唱者蒋大为功不可没,但蒋大为并不是这首歌曲的首唱者。《西游记》的片头曲最初为一首男声独唱曲,由于片头曲已经是男声演唱,《敢问路在何方》作为片尾曲不适合再用男声,所以剧组请的是女中音歌唱家张暴默来演唱。当《西游记》播出到第25集时,导演杨洁提出了几个改进意见,其中之一就是将片头曲的人声去掉,换成器乐音乐,同时保留《敢问路在何方》,但要换成男声演唱。一天,蒋大为刚好在中央电视台的老录音棚录歌,《西游记》剧组就请他试唱了这首歌,没想到他演唱的效果很不错。于是,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一直传唱至今。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表达了乐观豪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人生态度,也契合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形势,表现了中国人民朝着改革开放既定目标奋勇前进的精神风貌。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坚定前行,才能最终实现伟大理想。今天,这种精神,继续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任思)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