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县坚持党建引领,“三聚力”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激发两新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聚力有效覆盖,构建两新党建“新格局”。持续深化两新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健全工作台账,切实做到“五个清楚”和“应建尽建”。深入排查“清家底”。由县委两新工委牵头,建立综合行业党委、群团组织和街道党工委联动机制,变“一方主导”为“多方协同”,对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及企业情况摸底排查和动态跟踪管理,实现分散党员再组织,流动党员再“归巢”,全面掌握“家底”。分门别类“建组织”。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牢牢把握行业特征,分类施策,以单独组建、区域共建、兜底统建等模式,灵活设置新就业群体党的基层组织。选培并举“强力量”。着力选优配强新就业群体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吸纳,突出在企业法人、行业代表和先进模范中发展党员。结合主题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小型分散、灵活简便等方式做好新业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学习“不掉线”、思想“不掉链”。
聚力平台搭建,激发两新组织“新动能”。持续深化“标杆引领”计划,推动各项服务政策集成、服务资源下沉,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府主导提供“政策服务”。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行动,为新兴领域推出政策咨询、安全培训、法律援助、健康体检等“套餐式”服务。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成功申报和创建省级、市级两新党建标杆党组织各1个,共帮助20余家企业融资9000余万元。区域共建提供“暖心服务”。探索整合区域党建资源,联合区域共建单位共同参与服务新就业群体,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架起桥梁。完善平台企业党组织体系,以“面对面”走访、“心贴心”服务为路径,切实为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县7个街道党工委积极调动辖区内各类资源,落实“暖新”驿站共同维护,社区“四点半学校”和“小候鸟”公益课堂帮“小哥”看管子女,党员结对认领和帮“小哥”实现“微心愿”3200余个。商企参与提供“便捷服务”。探索创新“党建+公益”发展新模式,建好用好“红色驿站”14个,引导商家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依托爱心驿站、沿街商户、餐饮门店等场所,构建“暖新”服务圈,引导党员商户变爱心商户,向新兴领域群体免费提供充电、热饭、休憩等便捷服务,提供餐饮、维修、理发、购物等折扣活动,赢得新就业群体好评。
聚力融入融合,营造社会共治“新风尚”。探索创新新兴领域群体党员发挥作用载体,引导其有力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增强社会发展的“向心力”。积极引导新兴领域群体通过开展“随手拍”“顺手办”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活力。引导外卖、快递小哥在走街串巷、送物取货时,将党的政策理论、创文创卫、反诈宣传等“随单派送”,成为社区、小区里的“移动探头”“流动哨兵”,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达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环境和风气向善向好向上。提升基层治理的“驱动力”。新兴领域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共享者。积极引导这股“新”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一股暖流,充分发挥其“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的独特优势,将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领域群体吸纳为社区兼职网格员,推动新兴领域群体党员主动“亮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报到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哨兵”。注入模范带头的“牵引力”。积极引导行业标兵和党员快递员冲锋在一线,带领更多“小哥”等新兴领域群体增强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充分彰显服务大局、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组织开展道县首届“最美骑手”“最美教练员”等行业评选表彰活动,共有7名“最美骑手”、3名“最美教练员”受到表彰。通过示范引领,让更多的新兴领域群体成为点亮城市基层治理模范带头的流动“星火”,实现新兴领域群体与城市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