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精准扶贫的中国式故事 ——纪红建《乡村国是》

内容简介:

一个矫健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广袤而贫瘠的中西部地区,穿行在高山密林、河流峡谷、沙漠戈壁之间。他进入那些近乎荒凉的边远村庄,面对那些依然处在贫困之中的村民和他们不如意的现状,他还看到了在他们之间还有另一群人,一群生活在这些贫困人口之中的人。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精准扶贫的中国式故事 ——纪红建《乡村国是》

一个矫健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广袤而贫瘠的中西部地区,穿行在高山密林、河流峡谷、沙漠戈壁之间。他进入那些近乎荒凉的边远村庄,面对那些依然处在贫困之中的村民和他们不如意的现状,他还看到了在他们之间还有另一群人,一群生活在这些贫困人口之中的人。这些人肩负着领导当地人快速脱离贫困、迈入新生活的艰巨任务,他们是精准扶贫庞大队伍中的一员。年轻人和他们不断交流,向他们询问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专注地寻找着什么。他不时录音,飞快地做笔记,仔细地倾听每一个他遇见的人的话语。他在为创作《乡村国是》搜集素材,他想为那些在祖国中西部偏远地方无私奉献过的人留下一些印记。

这个年轻人就是纪红建,湖南望城人。1996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战士。由于文笔很好,他在部队主要从事文职工作,还曾担任过《北京军事志》编辑。纪红建自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不断有各类佳作相继推出。

作为一个军人,纪红建的创作更多的是对准家国情怀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他以一个作家的敏感,对于时代的脉搏跳动,有其精准的把握。

当他决定要进行新的创作时,他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中西部——因为他得知,从卫星遥感的中国夜晚的地图上面,可以清楚地发现“光明”和“暗淡”的两块。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而且人口密集的地区,夜晚华灯璀璨,熠熠生辉;但是更加广袤的中西部偏远地区,不仅人口稀少,而且入夜几乎就被黑暗吞没。这一现象震撼了纪红建的心灵。他很想了解在那些地方继续生活着的人们,究竟是处在怎样的一种境地。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内陆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但是贫困程度究竟是怎样的?人们都没有具体的感知。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仍有1660万农村贫困人口。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狠抓扶贫工作、展开精准扶贫的原因。

纪红建立下了这样一个目标,就开始全力投入现场调查和采访。他风尘仆仆地奔走在祖国39个贫困县的山山水水之间,体验那里艰苦的生活,观察那里的风土人情,聆听扶贫人员的酸甜苦辣,兢兢业业收集第一手材料。这当中的苦乐只有他自己清楚。纪红建将100多万字的采访素材和200多小时的采访录音,以及大量的参考资料,整理并仔细整合后,开始了艰辛的创作。他运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串联起整个漫长的采访过程,将自己在贫穷村庄里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乡村国是》中,生动地展现出新时期扶贫工作,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以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乡村国是》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精准扶贫报告文学这一题材与体裁,而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大事。

2018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里,出现了纪红建的名字。他的获奖作品就是《乡村国是》。这部作品凝聚了纪红建对家国的关注和热爱,将时代赤子们伟大而平凡的事迹永远留存,把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之中不屈奋进的伟大精神铸成文字不朽的丰碑。纪红建经历数年的披星戴月、跋山涉水之后,所有的辛劳化作这一本沉甸甸的作品。

就是这部作品,不仅使人重新认识到湖南文学的实力,也让文坛重新认识了“报告文学”这一体裁的作用。在当下的文学阅读中,人们一般对于小说、诗歌和散文这三类文学体裁更感兴趣。但是通过报告文学作者的不断努力,近年来人们对于这一体裁也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乡村国是》的出版,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体裁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它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广阔的现实生活里,需要一种积极的东西,那可能还不是一种所谓的“情怀”,而是一种民族不断前进的激昂精神——指引我们永不止息对未来所有可能的探索。

(苏大平)

【人物档案】

纪红建

笔名湘水,197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作家。著有诗集《忠诚》《诗歌生长的地方》,散文集《皇城背后看北京》,长篇报告文学《不孕不育者调查》《哑巴红军传奇》,纪实文学作品集《古都北京警卫风云》《中国御林军》《中国明朝抗倭纪实》《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等。

2017年12月,获得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2018年8月11日,凭借《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