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代表发言材料(二)
宁乡市东湖塘镇泉塘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秋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长沙市宁乡市东湖塘镇泉塘湾村党总支书记刘秋波,通过6天的培训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受益匪浅,对下一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信心。现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贺师书记的经验分享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在“发挥石峰村的特长在做策划经济上做文章”,在规划定位上,实现多规推行“党建+研学+旅游+农户”,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在产业定位上,充分挖掘红色、人文、乡村资源,坚持红色乡村旅游带动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的模式,利用闲置农房,集中连片打造乡村文创“三十六坊”研学旅游基地。这一实施模式让我对本村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框架也逐渐清晰。
2022年在东湖塘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及支村两委和当地群众、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我们泉塘湾村王家湾组打造了第一个美丽宜居红色教育基地—刘少奇同志回乡调查第一站,王家湾的总体建设保持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红色资源自身特点,以“红色”和“绿色”为底色,在提升人居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打造特色乡村红色文化基地,并在全域开设主题鲜明、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红色专线”,方便组织及社会团体等来进行参观学习、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目前,王家湾红色教育基地从开发利用的红色教育资源来看,模式简单重复,多停留在随同讲解、现场参观、图片展示,难以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不仅难以形成共鸣,而且存在着脱离时代、不贴近生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本质效果。为进一步实现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借用今年大兴调查调研究有利优先条件,利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村的基础,拓展思路,围绕产村融合,协调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激活潜在、闲置资源打造一条以红色文化教育为轴线,绿色养殖(比如我们的大雁鹅、宁乡花猪)、种植(我们的栀子花、脐橙)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农旅线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引领群众支持并参与到各项工作,形成合力,以加快我村乡村振兴的步伐。从而探索一条“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的分享完毕,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欢迎大家来宁乡做客来泉塘湾村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