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村“两委”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示范班心得体会
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梓木村党总支副书记 罗春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姓罗,出生于春暖花开的季节,父母取名为春花,现任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梓木村党总支副书记。
谈及此次培训感悟,我觉得可以用数字“1234”来总结。即一个团队,两座山头,三种收获,做四种人。“一个团队”,即是指全体师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两座山头”,相信大家感受也十分深刻,我们奔走于住宿和吃饭的两座山头。至于我感悟最深的,当属三种收获。
收获之一:精神上的洗礼升华。汤小妹一家舍小家为国家的牺牲精神;八千湘女上天山,扎根边疆,让荒漠变绿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这些正是我们工作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蔡和森一门五忠烈,母亲葛建豪、妻子向警予、妹妹蔡畅,巾帼不让须眉,是我们女村干部学习的榜样。
收获之二:眼界上的开阔提升。贵州省的“合约食堂”,遏制了人情债,有效治理了餐桌上的浪费;衡南县的“屋场恳谈会”,让村民矛盾在家门口解决。实地参观学习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花桥村,让我认识到,村级集体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耕地红线原则,管住管好耕地,防止“非农化”、“非粮化”;二是生态底线原则,禁止引进污染程度高、安全隐患大的项目企业;三是把握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原则,以我村为例,城郊村没有农业种植的优势,原可以依靠的“土地出租”“厂房租赁”现也受到约束,但是通过抓住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在配送、物流、劳务、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加以探索,走出了一条自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收获之三:友谊上的志同道合。这次培训,大家通过课堂、餐桌、课外活动,就发展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环境卫生、农业生产等工作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在取长补短中相互促进。
“1234”的“4”,即“做四种人”。指的是,在我们即将返回工作岗位的当下,我承诺,我将做好落实政策的“明白人”、富民强村的“领路人”、为民办事的“贴心人”、廉洁自律的“公道人”。
最后,诚挚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