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株洲市石峰区委编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谋划,盘活用好教育事业机构编制资源,严控总量、挖潜创新、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为全区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机构编制保障。
盘活编制资源,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一是科学配置编制。按照师生比符合编制标准、总量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原则,区委编办负责对全区教职工编制统筹管总,在确保总编制不超的情况下,将编制分配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根据布局结构调整、学校班额设置、生源分布和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提出编制分配方案,实行调控管理。二是做好空编补员。注重年轻、高层次优秀教师的补充和储备,根据紧缺学科教师不足及新课程设置的需要,近两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公开选调等方式共补充教师203人,极大地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三是规范编制管理。制定出台《石峰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规范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杜绝机关事业单位和民办学校抽调借用教职工等问题,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注重内部挖潜,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为更好发挥教育编制人员使用效益,注重内部挖潜,探索出“走教”“集团化办学”等模式。一方面,鼓励采取“区管校用”的办法,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英、音、体、美、计算机等小科目学科教师跨校区兼课、跨学段任教、跨教学点送教,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另一方面,盘活教育资源,组建九方小学、九方雪峰学校等教育集团,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专项经费支持。打通学段壁垒,整合学段资源,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考核奖惩,建立资源共享、管理共担、教学互动、师资互助的合作办学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面向全区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开展校级管理干部竞聘和教育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选拔人才竞聘上岗,通过报名、现场竞聘、纪检组全程监督,62名校级管理干部实施竞聘上岗,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选拔人才5人。全面开展教师交流轮岗,交流人数达169人,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段之间动态调整,合理配置。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开展责任督学竞聘演讲,建立督导队伍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激发校级管理干部及全体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