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全链条锻造“四强”村干部队伍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0-08 21:01

“组织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村里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近年来,新田县始终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建强村(社区)干部队伍机制,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全面增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组织摆擂、支书比武”做法入选国家治理(基层党建)创新经验案例和湖南省百个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精准精细“选”,确保政治强。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能人、后备干部中择优担任村(社区)干部,示范带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严格落实“凡进必审”“县级联审”等机制,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拟新任村(社区)干部人选进行全方位、延伸考察,坚决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等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排除在外。2021年换届以来,调整村(社区)干部76名,其中56名为致富带头人。目前,全县237个村(社区)干部全部配优配强配齐,各村(社区)均有一名35岁以下干部、两名35岁以下后备力量。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头人198人,达88.3%,“一肩挑”比例达95.7%。

用心用情“育”,确保能力强。坚持抓早抓小,建立“后备力量”“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人才库,完善“后备力量-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链式培育机制,推动干部素质全面提升,彻底解决村(社区)干部选不出、用不好等问题。通过“导师帮带制”,择优选择担任过党组织书记或主任且还在村(社区)“两委”岗位上的老前辈437名,担任帮带导师,手把手帮扶后备力量739名。通过列席会议、定岗培养、组织学习等方式,培育和锻炼村(社区)干部“后备军”。每年开展村社区党组织培训,2018-2019年还把所有村党组织书记派送到浙江大学进行轮训,选出36名优秀后备力量到长沙、宁波等先进地区明星村挂职锻炼。换届以来,共有68名后备力量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3名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2名后备力量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队伍,346名后备力量发展为党员。

从严从紧“管”,确保纪律强。强化日常管理。制定村干部监督管理任务清单,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县委组织部定期深入联系村组了解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对村干部队伍建设进行把脉问诊,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绩效考核。根据工作实绩将村(社区)干部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村干部,分别按照120%、100%、80%、0的比例发放绩效考核补贴,激励村(社区)干部奋发作为。强化作风建设。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延伸,促进村“两委”干部规范履职。把加强对村级事务监督作为“三长制”、公示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村内重大事项、重大资金、重大工程的立项实施进行监督,严防“微腐败”。

关心关爱“用”,确保活力强。出台《新田县村(社区)干部考核管理指导意见》,建立“基本报酬+工作绩效”薪酬待遇机制,基本报酬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2.9倍标准确定,根据工作实绩绩效工资最高可达1.2万元/年。定期开展“五方面人员”比选,近几年,共有4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五方面人员”比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2人通过定向事业编制考试录用为事业编制人员。支持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从村集体经济当年经营性纯收入新增部分中安排不超过20%的资金奖励村干部,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同时,每年定期组织村主干与乡镇干部一同体检、一个标准。推荐优秀263余名村干部担任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评选20名优秀村干部,增强村干部荣誉感。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