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道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选、育、管、评”为抓手,在抓实驻村帮扶工作上下功夫,持续激发驻村帮扶活力,确保驻村帮扶不走过场、不走形式。
严格选派标准,着力优化驻村队伍结构。坚持“按单位选队伍、按村情选单位、按标准选队员”的原则,对驻村工作队进行科学搭配,提升工作效能。县级统筹分类选派。进一步明确具备选派条件的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按照标准和要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单位编制和实有人员较少的,可由多个部门“联合组成工作队”。因村施策科学选派。坚持“乡村产业持续发展、重点村重点扶持、单位驻村相对集中”的原则,对产业规模较大、后期管护亟待加强的村尽最大可能安排项目发展带动力强的单位驻村,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原则上安排单位体量大、实力相对较强的单位驻村。突出标准精准选派。按照“政治素质好、实干本领强、工作作风实、身体健康能履职”的选派要求,明确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人选的基本条件,优先选派政治素质好、实干本领强、工作作风实,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涉农技术专长的年轻优秀干部。2023年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62人。
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驻村队伍能力。集中培训强政治素质。县驻村办联合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共同为驻村工作队“量身定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政策培训内容,组织赴浏阳开展异地交流学习。截至今年8月份,已开办培训班2期,培训驻村工作队355余人次。业务指导促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惠民政策、乡村产业发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各项政策和业务知识的知晓率,切实解决驻村工作队政策不清、业务不精等问题。县驻村办不定期指导驻村帮扶工作,全面了解各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理清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现场答疑解难。跟踪培养补短板弱项。采用“线上+线下”双循环服务模式,县委组织部领导定期到各派出单位和干部驻地实地走访,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县驻村办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日常联系,动态掌握驻村工作队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和日常表现,及时了解所需所求,帮助补齐短板弱项。
加强日常管理,着力传导驻村工作压力。实行县驻村办统一管理、乡镇直接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的驻村帮扶工作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工作管理科学化。将驻村工作队纳入“企业微信”管理,通过“企业微信”网上布置工作、网上汇报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打卡签到、外出、请假网上提交和审批,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队伍管理精细化。制订《通道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全县驻村工作队严格遵照执行。每月按时下发工作提示,督促驻村工作队积极走村入户,开展工作调研,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结合村情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调研督导常态化。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驻村办不定期下村督促指导驻村帮扶工作,县两办督查室、县委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随机对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下发督查通报。今年以来,下发督查通报8期。
优化考核评价,着力激发驻村干部活力。“清单化”细化考核内容。聚焦临时性工作和长期性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一般工作任务,明确一类考核指标10个,二类考核指标33个,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驻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让驻村工作队干工作有目标、有方向,以目标清单引领各项工作开展。“多维度”完善考核方式。采取多方印证工作成效的考评方式,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考人”与“考事”深度结合,全面了解驻村工作队在村工作情况。考核小组集体分析研判,分类逐项打分,以实绩论英雄。2022年全县50名驻村工作队员年度考核为优秀,优秀比率达35%,远超全县20%优秀比率。“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工作队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扬,符合条件的,优先选拔使用。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合理调整派驻人员,2023年调整驻村帮扶干部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