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加速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8-29 20: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让更多有志、有能之人在农村大舞台上施展手脚,近年来,桃江县牛田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模范领头作用,以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改革。

带好模范头,创示范建设和美农村

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示范,以“三长制”工作为契机,健全镇、村、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通过示范点打造、屋场会宣传、代表入户等方式,传播生态宜居理念,引导群众形成对美丽居住环境的向往,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主动奉献、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吸引群众共同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汇集群众力量,共同建设和美农村。

比如牛田镇清塘村,村“两委”多次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前往先进村、镇学习经验,并通过屋场会形式在全村进行宣传动员,再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带头力行,将先进经验在主干道和集中居住区等试行,对区域进行美化、绿化、净化,群众反响良好,环保意识随之提升,参与环境整治的意愿也大幅提升,在后期的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中,由原来的党员干部为主转变为了群众参与占多数,部分村民个人无法投入劳动的也会主动联系相关村干部,通过为参与劳动者提供劳保工具、矿泉水等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牛田镇杉树仑村罗家冲组建设美丽屋场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屋场管委会,通过屋场会的方式,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争取群众支持、明确建设目标;由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投劳,带动乡贤捐资献策、群众投资投劳,群众集资达5万余元,更有乡友捐资近40万元,当地大学生积极利用假期时间在该片房屋上画作墙绘,为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新动力。

引好致富路,壮产业充实农民钱袋子

以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村干部、党员带头找路子、试路子,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集体创收、农民增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牛田镇小桃村原是省级贫困村,为促进村经济发展,村支两委牵头开路,村干部带头动手干,带动党员群众一起干,以种植黄桃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贫困户们通过“入股”、投劳方式,切实提升了收入。目前果园年产黄桃5万公斤以上,以“小桃黄桃”的名称注册了商标,并办理了绿色食品许可证,同时还在积极探索旅游路线打造、混种柰李、水果加工等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100余名入股脱贫户人均年增收200元以上,30余名投工脱贫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另外牛田镇观庄村党员带头试点的笋竹两用林、峡山口村党员带头创办的黄桃、火龙果、葡萄种植合作社等,也为村级产业增添内生动力,并且均已展露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潜力。

当好领头雁,聚人才激活农业引擎

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鼓励村干部和党员大户当好农业升级带头人,引领广大农户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全镇发展、引进致富带头人200余名,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多个村农业生产实现了成本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种植收入得到提升。

如牛田镇三塘湾村、杉树仑村、观庄村等积极组织农户开展座谈,主动沟通、积极探寻,谈思路、谋发展、绘蓝图,确定了稻油轮作思路,并且在稻油轮做发展过程中,党员大户带头先行,协调土地连片、低价提供农机服务,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双提升,全镇实现油菜种植10000余亩,并在三塘湾村举办了首届油菜花节,实现了农作物质量提高、水稻增产、农户增收;临市街村坚持党员带路、产业铺路,通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入户做通群众工作,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指导村民参与到竹笋合作社的笋竹两用林建设和农业种养合作社的套种模式,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金凤山村在省级专家指导下探索发展的“稻再油”项目中,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实现亩产628.3公斤。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