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
——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的问世极具戏剧性。1980年,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工作的陈祖芬接待了一位朋友,朋友找她帮忙写一份材料。对于写材料这种并没有太多创造性的工作,陈祖芬兴趣不大,可她还是愿意帮忙,于是就由着性子写,写完了,朋友拿着这份材料交到中直机关的一个部门,可是稿子被退了回来,说材料不能这么写。这份被退回来的材料就是后来的《祖国高于一切》。陈祖芬因为这篇报告文学一举成名,走上了专业作家的道路。
《祖国高于一切》讲述了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真实的人生故事。王运丰1938年前往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联邦德国时,他已经是联邦德国内燃机专业领域的顶级工程师,并且在那里娶妻生子。强烈的爱国之情让他毅然选择离开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急需专业人才的祖国。可这样一位对祖国赤胆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却在“文革”中被诬蔑为“德国特务”,受尽折磨。“文革”结束后,他重返工作岗位,在五机部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将毕生所学奉献给祖国的机械制造事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祖芬笔下的王运丰是20世纪80年代为祖国默默奉献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当时是以“改革开放”和“实事求是”为主流思想的年代,政治对文学的要求是“写实实在在的生活及人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阻力,要写出怎样克服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陈祖芬此时创作的《祖国高于一切》,与国家政治的要求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在《祖国高于一切》的写作中,陈祖芬没有拘泥于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逻辑,而是以独白式的自序和旁白式的议论表达思想和观点,用意识流等手法在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跳跃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这些独特的美学风格,让这部作品卓然于同时代的其他报告文学。
陈祖芬说她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发展,所以她总是对那些为祖国默默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改革者充满敬佩之情,对共产党员送去她毫不保留的赞美之词。陈祖芬个人的人生轨迹佐证了她的这种表达。
陈祖芬1943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让她很早就体会到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幸运的是她自己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1964年她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在北京市文工团任编剧,后来在朝阳区文化馆工作。1980年那份被退回来的材料,使她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报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最开始创作的题材是诗歌,1979年在《北京文学》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当她拿着那份被退回来的材料想找地方投稿时,她心里也很纠结,不知道这篇文章该如何定位。她不愿意去找《北京文学》的人,觉得难为情,担心他们看了会说这算什么文章。可是当时她不认识什么人,于是想到了和自己有过一面之交的《人民日报》的刘虔。她来到《人民日报》传达室,就把稿子放在那里,心想若是他们看不上,不给发表也不丢人,反正人家和她也不熟。让她意外的是,《人民日报》不但把它发表了,而且还是作为当年国庆期间的重头文章发的。文章发表之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陈祖芬也因此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以此为起点,陈祖芬一连写出了 20 多篇以反映知识分子品格和命运为主题的文章,这就是她的“中国牌知识分子”系列。1984年之后,陈祖芬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又推出了“经济与人”系列作品。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
陈祖芬已经出版作品40多部,获奖50多次。除了《祖国高于一切》之外,她创作的《共产党人》等其他四部作品分别获得第二、三、四、五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她是新时期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五连冠的唯一一位作家。
她的创作始终紧随时代的发展,把国家的主流意识与她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凝聚在一起,为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报告文学作家。
(朱思衡)
【人物档案】
陈祖芬
女,1943年出生,上海人,作家。主要作品有《陈祖芬报告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集》《青春的证明》《挑战与机会》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