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文学记忆】诗意世界的理性猜想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内容简介:
徐迟最早为人所知,是源于他的诗歌创作。然而其作品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非《哥德巴赫猜想》莫属,这部在当代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记录了一位数学家与文学家所碰撞而出的智慧之光。
内容简介:
徐迟最早为人所知,是源于他的诗歌创作。然而其作品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非《哥德巴赫猜想》莫属,这部在当代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记录了一位数学家与文学家所碰撞而出的智慧之光。诗意世界的理性猜想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最早为人所知,是源于他的诗歌创作。然而其作品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非《哥德巴赫猜想》莫属,这部在当代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记录了一位数学家与文学家所碰撞而出的智慧之光。一位被世人淡忘甚至忽略的数学家,在一位诗人的笔下抛却过往的负重与枷锁,重拾了自己的价值。
那时的中国虽然已经结束了“十年浩劫”,但“两个凡是”的思想观念还在大街小巷肆虐,束缚着人们惴惴不安的心。经历了十年肉体折磨与精神迫害的陈景润,依旧沉迷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数学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备受关注的不是其数学成就和贡献,而仅仅是因为他做着别人不敢做或无法做的事,人们习惯了用那些敏感而又艰涩的字眼去揣度陈景润——“怪人”“麻烦”。当《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周明邀请徐迟写陈景润的故事时,徐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来自各方的阻力。在正式采访陈景润之前,徐迟的亲友们便带着对陈景润的偏见在饭桌上提出了反对意见。
此起彼伏的不满和抱怨声中,唯独徐迟的姐夫伍修权将军认为“陈氏定理了不起”,力排众议支持徐迟参与这份工作。而后投身于写作的徐迟,为了客观全面地写好陈景润这个人物,将自己的白天黑夜都排满了采访日程。对于搜集到的意见,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徐迟都细心地记录下来,但他的脚步并没有因过多的反对声而停下。通过自己的接触和搜集到的关于陈景润的真实素材,徐迟已被陈景润纯真执着的性子所吸引,以至第一次采访结束时徐迟就动情地说道:“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在徐迟等人说明采访来意时,陈景润害羞地拒绝了并坚持“不要写自己”,但徐迟以长者的心态温和地为他解释道:写他个人的目的在于探究他背后的数学界、科学界,为世人拨开成见,深入地了解数学和科学。在耐心的解释和沟通下,陈景润这才理解徐迟一行人的用意并最终同意了他们的采访要求。
相处过程中,徐迟慢慢打开了陈景润封闭的内心。他开始了解到,陈景润的学术心血堆满了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而除了屋角的一捆捆稿纸、破败暖气片上的饭盒和药瓶,他的生活里不再拥有其他烟火味。为了读懂陈景润本人,年过花甲的徐迟不仅买来一本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带回家,逐字逐句地“深挖”,而且前前后后还阅读了《中国古代数学史》《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等书。最重要的是他花了大量时间,盯着陈景润那难懂的学术论文不断地“啃”。可以说,陈景润激发出徐迟对于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他那诗性的世界逐渐融进了理性的猜想。而陈景润则通过徐迟重新点亮了自己的精神天空,他们之间所激生的磅礴能量带领着一代人从长久的冬蛰中苏醒过来。
陈景润在十几年前写出了厚逾200页的长篇论文,他那被誉为筛法“光辉顶点”的“陈氏定理”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他的论文也获得国际数学界的认可。但这样的成果直到1978年《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诞生,才在国内引起轰动,陈景润自此才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当时党中央花费大量心血拨乱反正,更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际,鼓舞科学家们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文学界也需要一个能够反映科学领域的关键性人物,以此推动人们思想的拨乱反正,燃起人们对于科学春天的期盼,并借此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摆回正确的位置。
《哥德巴赫猜想》自1978年1月发表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转载,并出版了单行本,还一版再版。《哥德巴赫猜想》将全国人民对于数学和科学的热情都激发了出来,时隔多年的科学宣讲终于重现听众坐满礼堂的景象。那个年代的人们,通过《哥德巴赫猜想》打开了崭新的视野,重塑了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思想的彻底解放;久被搁置的科学领域,重又被人加以肯定和讴歌。
时隔多年,《哥德巴赫猜想》还在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陈景润与徐迟的故事也远没有结束。
(徐宁怡)
【人物档案】
徐迟
1914年出生,浙江吴兴人。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著有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结晶》,文艺评论集《诗与生活》《文艺和现代化》,散文集《徐迟散文选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诗集《二十岁的人》《诗歌朗诵手册》等。
《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1977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刑天舞干戚》获 1981 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