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歌声与希望 ——孟宪明《花儿与歌声》

内容简介: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手扯手。我问月亮到哪去,月亮光笑不开口……”每当孟宪明《花儿与歌声》中的歌谣响起时,无数人都会被留守儿童骨子里所具有的疾风劲草般的生命力所感动。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歌声与希望 ——孟宪明《花儿与歌声》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手扯手。我问月亮到哪去,月亮光笑不开口……”每当孟宪明《花儿与歌声》中的歌谣响起时,无数人都会被留守儿童骨子里所具有的疾风劲草般的生命力所感动。与同时期的儿童作品不同,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直击时代主题,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生存现状,描写了留守儿童与乡村基层老师的真挚情谊,抒写了留守儿童在城乡落差中贫穷所掩埋不了的美好与光明,抚慰了留守儿童的伤痛,让人们看到这个时代所蕴含的真善美。所以,《花儿与歌声》一经发表,就广受关注,好评如潮,立即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还获得了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2017年“中国好书”。

其实,孟宪明在1978年就播下了写《花儿与歌声》的种子。那个时候,孟宪明在一所乡村学校教音乐和体育。乡村学校的条件非常简陋,基本没有什么音乐设备。孟宪明为了让孩子们能上音乐课,就自己动手造乐器,从集上买来竹竿,盘上煤火给笛子钻孔,造了四十多支笛子。为了给孩子们排节目,孟宪明什么都得写,相声、快板、对口词、歌曲、表演唱……后来回望着那段岁月时,孟宪明意味深长地说:“那时候孩子们喜欢我,我也真诚地喜欢着孩子们!”可是在乡村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还没过多久,一纸录取通知书就打破这种宁静,也彻底改变了孟宪明的命运。那年,孟宪明收到河南师范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很快就要去上大学。孟宪明走的那天,孩子们全都站在路边送他,一个个勾着头,一言不发。每次孟宪明放假回家,下了公交车还没走到路口,孩子们就飞奔过来接他。孟宪明看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孩子,他的眼泪一下就从眼眶里流了出来,那个时候他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写一本关于孩子的书 , 写一写我的希冀和梦想。”

时隔多年,这个梦想总算是实现了。可是《花儿与歌声》的成稿过程并不容易,为了写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他无数次走访乡村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每次走访看到这些孩子单薄的身影、渴望的眼神,孟宪明都不禁感叹:“我一次又一次地想到野草,想到那些野草长出来的细碎无名的野花,他们的柔韧和坚强、他们的卑微和自信,很像我家乡的孩子。”经过八年的蛰伏,到了2011年,孟宪明终于写出《花儿与歌声》的初稿,而出版社也爽快地排好稿子准备出版,可是孟宪明总是觉得不满意,最后他执意地将稿件撤了下来。又过了四年,出版社再次准备印发孟宪明重改的稿件,可是孟宪明仍感觉有所欠缺,思索再三,他决定还是让出版社再次停止出版。“我发现我已经想到我要怎么表现它了!”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到了2016年,孟宪明兴奋地将30万字的原稿全部推倒重写。他借鉴音乐的三重奏,在形式上做了创新,把歌谣分成24个部分,选取24种野草野花作为24个章节的衔接,形成《花儿与歌声》独有的文字、花草、歌谣的“三重奏”。至今,当谈及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时,孟宪明仍很得意地说:“文学讲究创造性,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对我们都是一个挑战,这些挑战虽然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是是很值得的。”《花儿与歌声》中对盲童的设定,引出了很多人的眼泪。当谈及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时,孟宪明深有感触地说:“写的过程中掉了好多次眼泪,女孩是盲人,在老师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女孩眼睛出现了弱光。为了迎接女孩,让女孩回来看到最美的学校,学校打扫得干干净净。像这些东西都是极其美丽的,你何曾想过世界的五颜六色会展现在眼前!”孟宪明认为儿童是弱势群体,残疾儿童更是弱中之弱,而文学是弱者的倾诉。因此,他希望通过作品能够唤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更多关注。

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切中了时代的命脉,展现了生命的尊严与高贵,为社会唱响了人性的赞歌,更为那些仍在风雨中奔跑的孩子传来希望的号角。

(杨颖)

【人物档案】

孟宪明

1955年出生,河南杞县人,作家、民俗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少林武僧的故事》《爱因斯坦传》《双筒望远镜》《花儿与歌声》《民间服饰》《民间礼俗》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