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凰县聚焦县域主导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科技人才以“组团式”帮扶模式开展精准对接、精准培育、精准扶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打实”助力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和人才保障。
完善帮扶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服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制定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名单,每年走访联系服务不少于2次,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智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出台实施凤凰县“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等管理办法。二是定位需求组队。紧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找准重点难点需求定位,以项目合作、顾问指导、挂职锻炼、候鸟服务及其他柔性引进科技人才等方式,组建以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服务站、“三区”科技人才、“武陵人才”等多方科技人才汇聚一堂,打造省、州、县、乡、村五级技术力量160多人科技服务团,成立25支科技专家小分队。三是制定帮扶模式。科技人才服务团全过程、全链条式覆盖精准对接猕猴桃、荞麦、优质稻、迷迭香等凤凰县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推行专家服务产业“四个一”模式,即:制订一套技术规程,培带一支技术专班,指导一片示范基地,对接一批优良市场。服务团联系服务凤凰县企业15家、合作社5个、示范村2个、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中心1个。
加大人才培育,“授鱼”与“授渔”并举。
一是开展精准助农帮扶。科技人才服务团以“课堂讲授+实地参观+研讨交流”方式,强化柔性引智提升本领,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展专家流动课堂49场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发展猕猴桃、黄金茶等农业特色产业45万余亩,带动猕猴桃、茶叶、牛肉、蚕桑、蔬菜等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实现了经济产值6亿余元。二是持续推进专家科技工作站建设。整合人才、产业、硬件和科技等资源,先后在猕猴桃、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领域建成专家工作站6个,实现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转变。深化“总站+分站”模式,形成“总站派单、分站办理”,一改科技人才“单兵作战”做法,助力产业振兴良性运转机制。建立产业示范基地45个、合作社305个,解决技术难题百余个,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攻关31项,建成全国最美猕猴桃科技小院、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长沙试验站凤凰基地建成新品种展示园。三是开展科技人才结对培训。服务团组织多批次、多模式、多维度的人才培训,累计开展技术培训覆盖600余人次,培养帮带本土产业化复合型人才16人,教导应用新品种新技术4项;专家工作站开展“传帮带”培育活动,由签约首席专家领衔,以科技服务小分队对接产业村、产业大户,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指导农民3.2万人次,为每项农业特色产业培带县级技术专班10人,培带各项技术人才2700多人,认证高素质农民935人,培育各类专技骨干2118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永久牌”乡土技术力量。
强化激励保障,营造爱才敬才氛围。
一是搭建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举办高层次人才座谈交流会、人才沙龙会,第二十四届中科协年会、全国第八届猕猴桃产业研讨大会湖南省“农广助农”工程蚕桑种养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等重大节会在凤凰成功举办,科技人才服务支持产业发展、“荞麦+”发展模式在全国、全省作典型经验交流。二是落实科技人才待遇保障。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走访慰问、谈心谈话,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健全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及时兑现人才子女入学、配偶随迁、住房保障等政策待遇,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导师带培、实践锻炼、量化考核等制度。探索筹建集引进、服务、赋能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宣传。深度挖掘和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红网、州团结报、县电视台等党报党刊新媒体平台加大科技人才宣传力度,在“凤凰人才”微信公众号开设“金凤凰人才风采栏”专题宣传,制作推出“凤凰人才”故事系列微视频,挖掘人才成长成才故事,展示人才担当作为风采。提高科技人才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