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美,青春之美——何为《第二次考试》
自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一年的高考,都牵动着中国亿万民众的心弦,高考成了每一个高考人一生中无法忘却的记忆。何为的散文名篇《第二次考试》,是 1979年那一代高考人的共同回忆。1979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命题作文题目是要求将作家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一时间,被历史搁浅了20多年的《第二次考试》和“何为”这个在20世纪50年代文坛大火过的名字,再次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何为于1956年创作的散文《第二次考试》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故事片《复试》,多家报刊对文章进行了转载,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对这篇散文最大的肯定,便是把它选入了当时全国中学语文的正式教材。我们不禁思考,这篇2000余字的小文章,何以获得如此多的青睐和称赞?
1956年正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时。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需要大量的文学创作者,以充沛的创作热情去描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征程。而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正好是出现在这个时代节点上的优秀作品。何为的创作,总是努力“试图表现新中国年轻一代的道德风貌和青春的美”。《第二次考试》通过讲述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一位著名的声乐专家和一名普通音乐考生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热情歌颂了我们伟大时代的新人,表达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显示出来的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负责精神,特别是反映出了新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新的关系”。
随着《第二次考试》的大火,那个熠熠生辉的主人公陈伊玲在读者中引起了普遍共鸣。许多读者纷纷写信向何为打探她的消息,希望自己能够亲眼见见陈伊玲。其实,何为自己也没有见过陈伊玲。他只是偶然从他太太那里听到了发生在他太太合唱团里一个 20 岁的女孩通宵达旦救灾而影响自己第二天音乐复试的故事。他听后,非常感动,于是便决定用笔写下这个女青年无私奉献的故事。关于《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的美好形象,则来源于何为住院时结识的一位实习女医生。生活中的感悟由此汇聚成了《第二次考试》里那个充满真、善、美的陈伊玲形象。何为自己也曾表达过对陈伊玲的喜爱之情,“从生活到创作,陈伊玲一直是我心中的主角”,“没有她的崇高精神和心灵的美,也就没有这篇作品”。
在何为的笔下,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个又一个如陈伊玲一样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形象。何为之所以把自己的眼光投向这样一个群体,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何为的童年笼罩在浓厚的封建阴影里,只有当他和祖母在一起时才能感到真正的温暖。到了青少年时期,何为又随祖母辗转于浙江、武汉、上海等地。在那段四处漂泊的日子里,何为目睹了中国大地上许多儿童的悲惨生活。那些画面深深地刻进了他的脑海里,一直都无法抹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青少年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触动了何为决定用自己的笔写下这些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下健康、茁壮、快乐成长的敏感神经。他认为《第二次考试》里陈伊玲的故事,就显示了“一朵灿烂的精神之花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上才能萌发,重要的是培育和爱护”。
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何为在历史的长河里,为我们留下了充满温暖和爱的《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的写作:“从第一个音符开始,逐渐形成一组旋律,最后谱写出一支生活的赞歌,其中最主要之点是那个音乐学生的崇高的精神和心灵的美。仿佛一道爆出火花的闪电,蓦然把我隐藏得很深的思想和感情都照亮了。”当新时期的车轮再次停留在何为的面前时,他依然选择勇敢地乘上祖国这辆大车,以“下一步就是赶紧开门出去”的创作热情,用自己的笔谱写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华美乐章。
(杨景交)
【人物档案】
何为
1922年出生,祖籍浙江定海,作家。曾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其代表作品有《第二次考试》《临江楼记》《音乐巨人贝多芬》《临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