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大运河畔的百年变迁 ——徐则臣《北上》

内容简介: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正式揭晓,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榜上有名。《北上》起笔于京杭大运河旧址发掘时找到的一封写于1900年7月的意大利语信件,将几段发生在不同时空、依托大运河而产生的人生故事,巧妙流畅地穿插讲述,再现了百年间大运河畔的风土民情和多个家族的“秘史”。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大运河畔的百年变迁 ——徐则臣《北上》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正式揭晓,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榜上有名。《北上》起笔于京杭大运河旧址发掘时找到的一封写于1900年7月的意大利语信件,将几段发生在不同时空、依托大运河而产生的人生故事,巧妙流畅地穿插讲述,再现了百年间大运河畔的风土民情和多个家族的“秘史”。

1901年,意大利冒险家保罗·迪马克来到中国,别名“小波罗”的他,明面上是对京杭大运河进行文化考察,真实目的是寻找失散的弟弟费德尔,也就是开篇那个写信人。这对意大利兄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成了小说历史部分的两条主线。主人公之一的清末文人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北上,并先后召集精明的挑夫兼厨子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以及义和团团民孙过路、孙过程等人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京杭大运河由南往北,当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北京通州时,“小波罗”意外离世。离世前,“小波罗”将随身物品分发给与他同行的一众人,每一个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家族的故事由此展开:邵常来得到罗盘,他的后代成为跑船人;孙过程拿到的是相机,他的后代再次将镜头对准运河上的人和事……时间到了2014年,当谢平遥的后人谢望和与当年先辈们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时,每一个人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而故事的绝对主角京杭大运河也迎来了它的重要时刻——申遗成功,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对于促进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小说开始的时间点,正是京杭大运河命运改变的一个重要时刻: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京杭大运河运行了两千多年的漕运被废除,曾经辉煌一时的大运河逐渐变得黯淡。然而,民间的船运却从未停止,运河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孕育了沿岸的大小城市与无数家族。小说将主要笔墨放在这百年之间,尤其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大运河进行大规模的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等多种作用,并改善航运条件,使得沿岸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故事中人们的生活渐渐远离了大运河,却更加幸福和富足,他们珍藏也乐于分享与大运河相关的那些家族史和美好回忆。

《北上》的作者徐则臣,是我国“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197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徐则臣读初中时校门口便是运河,由此开启了他与运河的不解之缘。从他开始文学创作起,京杭大运河一直都是他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20多年过去了,随着对大运河的了解越来越多,他觉得到了可以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来书写的时候,于是开始构思《北上》。为此,徐则臣几年间把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断断续续走了一遍。他感慨:实地走过一遭后的感受,和没有走过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沿路考证了当年运河沿岸各地的物价、语言,甚至是饮食。这些研究让他在小说中能游刃有余地描摹、再现大运河畔的民生画卷,大到当年的社会氛围、整体环境,小到人们的衣着打扮、所用器物:“小波罗”吸的雪茄烟、火柴盒里盛的18根火柴,以及渔民用铁环箍住鸬鹚的脖子防止它把鱼吞咽下去等细节,无不惟妙惟肖,令人身临其境。

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北上》以专注、缓慢的叙事耐心与它的人物一道溯流而上、顺流而下,行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北上》既是一个关于大运河的故事,也是一部民族与文化一百年来的发展史。

(李琼)

【人物档案】

徐则臣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作家。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

2019年8月16日,《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年8月19日,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