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澧县澧西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育才、用才、管才”机制,全方位激活基层人才队伍动能,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有效动力。
强化育才机制,为干部“能干事”储能。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其他部门协同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凝聚起全街“一盘棋”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健全台账管理制度。分别建立街道干部队伍台账和村(社区)干部队伍台账,重点对4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基层经验10年以上的干部,进行动态更新管理。街道党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更加合理调整干部岗位分工。健全干部储备制度。建好村(社区)123后备干部台账,即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2名村(社区)干部后备人选,3名入党积极分子,由街道党政负责人和包村干部担任培养联系人,实时掌握队伍现状。建立志愿服务者台账,将村级事务贡献较大、热心公益事业、乐意为民服务的普通群众,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重点关注,时刻保持村(社区)干部后备人选数量充足、优进绌退,为基层治理干部队伍建好一池“源头活水”。
强化用才机制,为干部“想干事”提神。创新干部包村制度。打破传统上按资历包村制度,由街道40岁以下青年干部和站办所负责人担任包村第一负责人,负责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以包村过程中的实绩来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创新考核晋升制度。街道根据干部包村、重点项目推进、线上工作排名等情况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平时考核,对愿做事、真做事、做成事的干部,在年底评优评先、干部职级晋升方面优先考虑,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创新评议淘汰制度。根据两委干部年度考核评议情况,补选8名群众公认、考核靠前的村级事务联络员和协管员,对不能胜任岗位的干部进行替换。组织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进行述职评议,不合格党支部书记将重新选举,增强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让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位置,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管才机制,为干部“干成事”聚力。实行素质提升制度。针对年轻公务员文字综合能力不足的情况,组织街道年轻公务员进行文章交流,举办第一届澧西杯作文竞赛,全面提升年轻干部写作能力。街道还为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人员组织全真面试模拟考试,近三年来共有9名村(社区)干部顺利通过考试。实行有导师帮带制度。针对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村(社区)干部、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情况,街道认真挑选20名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较高、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导师,开展“一对一”结对培养。每月帮带导师带领学员亲身参与基层事务处理,深入田间地头,走入百姓生活,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行交叉提质制度。将整个街道的村(社区)分为6个学习队伍,以近三年获得过先进表彰的村(社区)村级事务联络员为小组长,以平安创建、信访维稳、环境治理为学习重点,帮带周边3到4个工作相对落后村(社区)。各学习队伍之间争先创优氛围日渐浓厚,近三年来,各村(社区)共获得19项市级以上荣誉,高路铺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黄泥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