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郴州市北湖区以提升组织力建设为重点,针对新建楼盘小区、无物业老旧小区等10个不同类型的小区,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十种路径,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小区党建助力高水平小区治理的新路子。
路径一:五社联动
在新建楼盘小区,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服务平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格局。如恒隆国际小区引进社会组织20余家,设立红色记忆馆、邻里会客厅、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胡同娃志愿服务站、创新创业吧等,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带动居民创新创业。
路径二:四邻共治
在外来人口集中小区,将党建服务通过小区不断延伸至楼栋单元,通过“邻协商、邻议事、邻参与、邻服务”工作方法聚人心,着力打造“睦邻互动、睦邻友好”的家庭式小区。如盈丰国际小区建立“一米阳光·邻里一家”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包粽子、亲子运动会等特色邻里活动,构建和谐家园。
路径三:一核三元四防
在智慧小区,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物业公司、业委会及监委会三方联动机制,探索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无缝对接。如月馨圆小区通过线上搭建车辆管理、电子巡逻、视频监控等信息平台,线下开设党员服务站,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
路径四:红色管家
在有物业老旧小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依托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整合小区监委会、志愿者服务队和阵地等资源,激励小区争先创优。如香樟雅苑小区建立小区“红色管家”,推行“1+2+N”服务制度,形成了党建为核心、管理为基础、服务为龙头、自治为目标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路径五:五自三会两公开
在无物业老旧小区,以“自选、自筹、自建、自管、自用”方式,发挥业委会、监委会作用,实行财务公开、项目建设公开,促进小区管理软硬件双提升。如茗新佳园小区引导业主自选业委会、监委会,成立志愿者协会,发动业主自筹资金对小区进行提质改造,打造了党建特色楼道。
路径六:一核两翼三队
在企业改制移交小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小区老年人协会、小区业主委员会为两翼,组建红林义务服务队、红林志愿服务队、红林文艺服务队,实现了居民小区由“社区管理”向“小区自治”转变。如郴工小区成立老年人协会,推选政治意识强、群众威望高的老党员担任楼栋长和单元长,实现小区业主委员会与老年人协会内外联动。
路径七:议事帮帮您
在矛盾复杂小区,搭建小区“14880”议事平台,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打造服务、活动、宣传、交流4大平台,组建代办、园丁、警戒、百科、爱心、委员、议事、调解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代办、环境绿化、安全巡逻、生活咨询、困难帮扶、学习教育、协商议事、纠纷调解等8大服务,实现了小区“居民零上访、小区零事故、治安零发案、服务零距离、环境零污染”。
路径八:四定四破
在农转非小区,围绕党建引领居民公约这一主线,以强化组织引导为重点,从定主体、定举措、定载体、定规矩方面发力,一一破解“谁来约”“约什么”“怎么约”“约不实”难题,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如刘家湾小区,将居民公约编成“三字歌”广泛宣传,激发了居民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潜能。
路径九:企地共建
在企业改制移交小区,借助国有企业资源优势,实施“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企业“三移三不移”,即移阵地、移人员、移党员,不移职责、不移资源、不移政策。如长盛小区联合原黄沙坪矿,推行“小区楼栋化、楼栋支部化、党员亮身份”,推动小区层级管理,提升小区生活品质。
路径十:三进三亮
在单位庭院小区,建立单位领导、社区引导、居民主导的机制,推动支部进庭院、党小组进楼栋、党员进单元,不断推进小区治理管理长治长效。如骆仙小区引导30名在职党员主动到小区报到,并动员辖区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区的治理服务,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小区治理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