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驾车沿市区雷锋大道一路向北,一个巨大的红色雷锋雕像映入眼帘,湖南湘江新区金山桥街道即屹立于此。作为物流、交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金山桥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谱”,聚焦引领力、向心力、内生力提升,通过党员分类管理、引领项目攻坚、强化队伍培育,奋力奏响现代化发展新乐章。
聚焦引领力提升——党员分类管理强基础
本强则茂,基壮则安。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增强,金山桥街道党员队伍结构日趋复杂多样。如何加强党员管理、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全国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单位,金山桥街道党工委根据党员所长、群众所需,开出的治理良药是—“1+N+X”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即按照1个党总支、N个党支部、若干个功能型党小组明晰组织架构,依据各行业党员特点,建立“帮代办”“小区(新农村)治理”“夕阳红”“流动党员”等功能型党小组,并通过明职责、严把关、强引领、重服务、聚民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激活党员“红细胞”,架起党员服务群众“连心桥”。
为进一步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街道党工委在街域各小区内同步施行“四亮(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亮成绩)”运行机制和“四评(党员自评、住户测评、党员互评、支部总评)”考核机制,一方面,在楼栋显著位置粘贴标识牌,公示包栋党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和服务承诺等信息,让包栋党员在自己的“红色责任田”里深耕细作,另一方面,让包栋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充分激发包栋党员之间争先创优意识,增强参与服务积极性,提升小区共治共建合力。
此外,针对流动党员管理,街道党工委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推行四码—“码上流动、码上学习、码上活动、码上服务”;线下实行四同—“同学习、同管理、同监督、同服务”,通过“四码四同”有机融合,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让流动党员在感受组织温暖、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还能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向心力提升——引领项目攻坚助发展
近年来,金山桥街道机关党总支项目建设支部、金山桥街道高铁西城建设临时党支部、各项目拆迁临时党支部牢牢扎在项目一线,飘扬的党旗犹如“红色引擎”,助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总抓手”,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营造“干”字当头、“实”字打底的赶超氛围,促使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2022年,高标准完成了高铁西城片区农贸市场、黄金河休闲产业园、南侧山体项目拆迁以及常益长、305亩等项目按期完成扫尾交地,大大推动了街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街道党工委以“办好民生实事”为目标,通过打造“一个支部一件实事”工作品牌,深入推进“金领航·邻聚力”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热线+网格、吹哨+报到”等工作,街道各级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不断增强、解决群众问题质量不断提高,政务热线投诉量、诉求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实现“一降三提升”,让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更好地为建设项目保驾护航。在“一个支部一件实事”工作品牌带动下,桐林坳社区“金桐启征程 筑梦高铁西”、观音湖社区“红色联盟580”、黄金社区“幸福在家门口升级”、金山桥社区“有事找党员 服务心连心”等10余个党建实事项目品牌应运而生,进一步扩大了办好民生实事的“服务圈”。
聚焦内生力提升——强化队伍培育向未来
以政治学习提升队伍内在素养。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金山桥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制定学习计划,今年3月,按照“主课堂+分课堂”“线上+线下”形式,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暨2023年党员冬春训,真正把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了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养、激发内生动力的首要任务和必要途径,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街道宣讲团成员参与,同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80场次,初步实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进工地、进机关、进学校,有效将各领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上。
以专项工程提升队伍实干能力。近年来,金山桥街道党工委每年都会开展“星火”工程青年干部培训,即通过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双周一次主题研讨、每组一场专题调研、每人定岗实践锻炼,适时开展轮岗交流、导师结对帮扶,对青年干部进行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系统地培养青年干部。在“星火”工程中,每月开展“两优”评比,选树在工作中表率作用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个人”,以及讲政治、重实干、守规矩、有作为的“优秀团队”,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实干、担当的优秀干部队伍,建好“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