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好山好水,走起“旅游路”、吃上“生态饭”,打造蒿山森林体育文化园,引进百合种植基地,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擎起村级特色品牌。
一、聚焦土地流转促村强民富。一是班子带队聚共识。东门村围绕蒿山自然景观开发建设项目,将蒿山土地资源打包统一流转,支村两委牵头召开屋场夜话会议70余次,党员逐一上户宣讲政策、答疑解惑,为土地流转畅通渠道。截至目前,东门村共流转土地4937亩,流转率达95%。二是党员带头助流转。积极发动党员参与土地流转,将1015亩荒废土地流转给本村80后年轻党员李世其、903亩荒废土地流转给本村老党员罗克诚,用于建设油茶、烟草等产业基地,带动120余名村民就业。三是小组带动促增收。成立专业合作社,对全村土地进行整体包装经营,明确水稻、蔬菜、花卉、药材、养殖、旅游等六大经营范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入股,每年按高产田300斤稻谷/亩、低产田按200斤稻谷/亩、林地按50元/亩的标准确定租金收益分配给农户,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的同时,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万余元。
二、聚焦人才培育促活力释放。一是畅通“引人”渠道。围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利用重大节假日召开乡贤座谈会、“新春团拜会”等,吸引一批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有技术有能力懂管理的农业科技人才回乡,如引进“湖南十佳农民”余小龙成立湖南郞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是鲜明“用人”导向。重视乡土人才选用,把产业基础好、专业技术强、群众口碑好的喻红梅、罗八达等党员致富带头人选入支村两委班子,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种养殖技术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三是厚植“育人”土壤。积极主动对接高校,和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多所涉农院校建立合作,成功创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实践基地、长沙市委组织部基层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2022年接待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及省内外专业培训、观摩等1万余人次,为村集体创收80余万元。
三、聚焦农旅融合促服务提升。一是围绕“花经济”培育产业。通过个人种植、引进第三方公司等,建设百合花等特色种植基地2100余亩,打造涉及19个系列、595个百合品种的百合博览园,并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赏花会等节会吸引游客到村赏花、吃农家菜、买农产品,实现一业带动多业兴。二是立足“好山水”打造品牌。发动党员众筹资金350万元,建成蒿山生态农庄、餐饮中心、游客接待中心,2014年整体发包给“好食上”餐饮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约50万元。2016年,东门村党总支以现代休闲农庄为载体,打造国家标准11人制森林足球场,建设登山健身步道、月亮湖、叠水瀑布、农耕文化馆等乡村旅游景点10余个。三是着眼“周边游”梦幻联动。联合秧田村、赤马湖旅游风景区打造“激情一日游”“生态轻松二日游”亲子游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成为长沙及周边县市“周边游”好去处,2022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