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化社区“两委”班子立足村情实际,依托土地资源、交通便利的优势,逐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将土地流转与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鼓励居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发包给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增加的土地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固定吸纳300余名社区群众务工就业。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土地流转。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一网九微”模式,发挥村党委4个党支部180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微网格长”组成的土地流转服务队伍,全面充当土地流转的“排头兵”。聚焦耕地抛荒、种植无序、分布零散等难题,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屋场会、院落会等收集民情民意,将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通过与种粮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种粮大户用工优先安排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居民,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超过2700亩,已带动1000余居民增收。
聚焦重点项目,夯实产业基础。集中经营,小户变大户。将土地从农户手中全部流转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组织制种大户和种粮大户,从合作社租赁土地,开展水稻集约化种植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由农户分散经营向大户集中经营转变,提升生产效益。集中开发,小丘变大丘。土地集约后,在与农户充分沟通的基础而上,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改大田、小丘变大丘,既增加农田种植面积,又方便机械化耕种,提高种植效率。目前,已全面打造2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集中育秧,小棚变大棚。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推动生产管理集约化,节约人力物力成本。特别是在水稻育秧环节,改变过去分散育秧模式,推广大棚集中育秧,建成2000平方米育秧大棚,每年节约人工管理成本近5万元。
搭建基地平台,提升社区效益。为进一步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土地效益和村集体利益最大化,组织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努力将土地变成基地。建设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充分考察论证,利用已流转的土地建设3200平方米有机蔬菜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建设优质水稻制种基地。抢抓世界五百强企业先正达集团落户绿化社区水稻试种机遇,整合资源,实现200亩优质水稻连片制种,争取相关项目资源,努力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中共溆浦县委组织部 戴伦 符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