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娄底市娄星区不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全域覆盖、物业管理全局互动、小区事务全员参与、行业监管全程介入,织密基层党组织治理网络,让物业服务“红”起来,小区管理“活”起来,居民内心“暖”起来。
党建引领全域覆盖,打好组建“攻坚战”。推动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为“业委员”)和物管小区全覆盖,由住建局牵头开展物业管理提质升级“双百”行动,2022年中心城区新增100个业委会和101个物业小区,争取全区老旧小区实行物业服务(自治)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共组建了314个业委会和403个物业小区。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由两新工委牵头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在街道一级成立非公综合党委,按属地划分采取单独组建或联合组建的方式,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新成立18个党支部,对剩余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8家企业,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方式加强有效覆盖。
物业管理全局互动,绘就议事“同心圆”。实行人员互入,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模式,选派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同时,将物业企业的党员负责人推选为小区党支部兼职委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治理共同体。实行议事互联,构建起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议事协商机制,搭建“楼宇会”议事平台280个,对涉及物业服务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由小区党支部主持指导,有序引导党员、居民和有关各方讨论协商。实行阵地互享,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充分利用“三供一业”的移交资产以及物业用房、楼栋架空层、公共休息区建设党群服务站,作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活动场所,对老旧小区等缺乏配套设施的地方,则采取多方共建或者邻近小区共享的模式筹建,全区目前共建成232家小区党群服务站。
小区事务全员参与,打通治理“梗阻点”。发动党员参与,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回小区”报到行动,要求在职党员每季度参加一次小区服务活动,共推动3000余名在职党员到常住小区争当楼栋长、参选业主委员会、认领党员责任岗。推动单位参与,建立区直(驻区)单位小区包保机制,将职能部门和薄弱小区一对一结对,要求一年至少办成一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小区硬件或配套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全区区直(驻区)单位已累计解决如电梯加装、停车位少、更换屋顶防水层等300余件痛点难点问题。调动属地参与,推动物管工作权、利重心下移,在街道司法调解室、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聚焦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业委会成立难、公共收益不透明等物业和业主矛盾突出问题,做到一般性物业纠纷就地化解,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娄星区物业投诉率同比下降31.3%。
行业监管全程介入,织密服务“责任网”。健全信用管理制度,细化物业服务企业40条信用评价标准,将党员比例、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其中,将信用评级作为行业评比和项目招投标的重要依据,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倒逼物业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设立物业服务考评制度,委托街道社区进行日常巡查,并通过社会监督员回访、业主抽查等方式,对值守值班、保洁维修、物业费收支公示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同步纳入信用积分管理,目前共有15家“物业管理标兵单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