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019年以来,夹山镇在继承“格言治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家庭文明档案”为重要抓手,坚持“一心、一档、一标”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富有夹山特色的“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
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航拍图
夹山镇位于石门县南部,辖12个行政村、5个社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总面积1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耕地面积10.1万亩,柑橘面积5.4万亩。人口5.13万,以汉族人口为主,另有少数土家族、苗族、壮族等民族。2019年以来,夹山镇在“格言治家”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以家庭文明档案制度为特色和抓手,深入推进“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一份由村民们共同商议、相互促进形成的档案,凝聚的是村民们的共识,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农村生活的细处、小处、实处的有益尝试。
夹山镇家庭文明档案运行机制
一、“一心”——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村(社区)成立村级自治联合会,整合治家格言协会、家庭文明档案协会等协会,以家庭文明档案为抓手,引导形成村民崇德向善、争做公益、争创红榜、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屋场的良好氛围,推进“两联两包”村级治理工作落实落细,形成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二、“一档”——以家庭文明档案为抓手
以夹山治家格言、村规民约为依托,为全镇13000多个农户建立文明档案,用“红、黄、黑”三榜分别记录每个家庭的正能量事件、不文明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以红榜促激励,以黄榜、黑榜促整改,以此规范村民日常言行,弘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通过晒档案、抓评比、重信誉,真正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每个家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争当文明家庭”。一是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了党员、片长、屋场长、群众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格局;通过文明建档强化共同的行为规范,培育村民集体主义观念,使得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在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多维度成为利益共同体。二是实现治理方式精细化。以家庭文明档案为抓手的乡村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片区、屋场、家庭微治理单元的治理作用,加强了对农户的联系管理,党员、屋场长在走访联系群众时宣传政策法规、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共商共议共决,提高了治理效率。三是健全“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以自治增活力。通过设立自治联合会整合各种社会组织,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平台;以法治强保障。家庭文明档案“黑榜”记录违法犯罪行为,引导村民遵从国家法律法规;以德治扬正气。家庭文明档案融入了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激发“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内生动力。
夹山镇杨坪社区陶家岗屋场的家庭文明档案红榜公示栏
三、“一标”——以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
通过“家庭文明建档”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不竭动力。一是促进治理有效。家庭文明档案的三色榜单起到了维护乡村公序良俗的重要作用。夹山镇近年来多次被评为市、县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县综合民调测评成绩稳居前列,被评为全县绩效评估优秀乡镇,并荣获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二是涵养文明乡风。家庭文明档案涵盖孝老爱亲、尊师重教、争先创优等方面的内容,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实施文明建档以来,全镇违规赈酒的情况几乎杜绝,群众争“红”消“黄”比劲十足,截至目前,全镇有红榜记录的家庭达2610个、黄榜记录的家庭438个、黑榜记录的家庭8个。我们计划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让夹山的文明家庭创建率超过80%,全面提高我镇群众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三是助力生态环境美化。结合榜单激励,对卫生清洁、垃圾分类正确的农户记红榜,极大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夹山镇人居环境整治获得去年全市“十佳”乡镇称号,且于今年两次排名全县第二。四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生活富裕。近年来,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建设杨氏果业高标准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区、村企融合柑橘基地,助推如杨坪社区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形式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群众创收激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