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娄底市娄星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强化政策引领,鼓励人才创新,精准贴心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吸引汇聚广大人才扎根娄星、干事创业。
坚持高位推动,擘画蓝图。娄星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优化顶层设计,成立高规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区委“一把手”抓谋划,政府“一把手”抓保障,组织部门“一把手”抓执行、各职能部门“一把手”抓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制定出台“娄星人才新政24条”,将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娄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强化资金扶持,在财政预算中设立8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实施产业高端人才引领、人才培育强基、乡村人才振兴、人才环境优化提质、人才支撑保障等“五大人才工程”,紧紧围绕打造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下好市、区“一盘棋”,打造同向发力、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市区人才政策体系。
坚持优厚政策,广纳英才。娄星区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设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人才编制池”,聚焦教育、卫健等重点民生领域和钢铁新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靶向引进所需人才。以区人民医院新址建设为契机,今年重点引进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耳鼻喉科等空白领域学科带头人7名(已签署意向协议)以及高级职称人员17名。为引才留才,娄星区推行“即来即议”“一人一策”政策,给予学科带头人最高50万元的安家费,每月发放2000元住房补贴,配套10-20万元的科研经费等,为人才提供良好就业、科研环境。2022年,全区共引进各行各业人才427名。
坚持创新平台,筑巢引凤。娄星区着眼地区长远发展,注重自主创新,对湖南托普斯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着力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组织企业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争取立项科技项目资金首次突破千万,打造出一批卓有影响的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综合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图谱、招商图谱、人才图谱和人才链长工作室“三谱一室”建设,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筑“工作生活在外地,创业贡献为娄星”的人才飞地,推动“项目+人才”一体化招引,吸引湖南宏旺、5号动力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加盟。借助沪洽周招商契机,成功签约娄商企业广东大美、广州赛腾等项目,为人才发展提供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坚持培育为本,助力兴才。大力施行“产业大帮扶”政策。制定出台《娄星区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对种养大户最高给予 80万元奖励。着力深化“技能大讲堂”。锚定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搭建“上门式”服务,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四名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让送教送培“接地气”“贴民心”。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金秋五课-人才篇”中被大力推广。积极推进“干部大课堂”。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年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基层干部17248人次;新增党校教学点32个,打造党校现场教学基地4个。致力建设“燕归娄星巢”。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建立娄星籍在外知名人士、优秀毕业生数据库和联系机制,开展返乡大学生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建设同心乡贤驿站,引领乡贤能人回乡创新创业。花溪谷、源容开、莫言醉、紫云轩、沃丰等一批农业经营体发展势头良好,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聚人气、汇财气。
坚持倾情服务,拴心留人。娄星区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创新服务举措,用真感情、好待遇、优服务、远前景留住人才。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吸纳高层次人才加入党组织。定期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表彰宣传活动,帮助申报入选省、市人才计划项目。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人才走访慰问活动。建设青年人才驿站2个,并启动了钢城人才公寓建设,积极为各类人才协调解决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