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鸟江镇:基层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03 16:05

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近年来,鸟江镇党委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阵地建设,聚拢人心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支部“五化”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全镇高标准打造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模式,开设综合受理区、帮办咨询区、办事等候区等多个专区,利用为民服务中心,着力构建一个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党建宣传和党员服务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13项制度,并上墙公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运行;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力度,引导党员树立服务群众意识,今年以来各村(社区)召开党支部集体学习、书记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24次,累计教育党员1836人次。

二是清廉村居建设涵养清朗新风。打造湘一、马桥2个清廉村居示范点,逐步带动全镇清廉村居工作创建到位。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制定村规民约、民主评议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卫生保洁制度,在规范全体村民行为的同时,把村(社区)干部廉洁从政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约”出了村(社区)干部廉政新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清廉思想、清廉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会制度,抵制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在红白喜事、生产生活等方面互帮互助,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每村(社区)评选出“最美家庭”1户、“最美婆婆”1户、“最美媳妇”1户和“移风易俗标兵”1户。通过清廉村居建设,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三是美丽屋场建设提升幸福指数。全镇建立55个美丽屋场,覆盖12个村(社区)、354个村民小组、892名农村党员,组织党员在家门口开展理论学习,用群众听得懂、乐意听、喜欢听的方式和语言及时传达党中央最新理论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面对面听民意、释民惑、解民难,推动工作下沉到屋场、政策宣讲到屋场、难题解决到屋场,村民幸福在屋场。今年来,55个美丽屋场共开展“屋场恳谈”27场次,参与群众480人,收集问题63个,意见建议33条,当场解决问题18个,后续解决45个。

发挥人才作用,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一是把在外人才“召”回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通过村(社区)“两委”换届,3名致富能人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1名乡土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占新进班子成员的36.8%。建立了480名人才乡贤数据库,打好“乡情牌”,主动向在外乡贤能人伸出“橄榄枝”,吸引人才回归振兴家乡。组建2支返乡大学生志愿队,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留守儿童作业辅导、孤寡老人慰问等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二是把紧缺人才“引”进来。依托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服务团等资源,邀请科技人才和农业专家担任“乡村学堂”授课老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村民边听课边动手实操,与专家面对面讨论,现场答疑解惑,为乡村振兴“添智增力”。

三是把急需人才“育”起来。注重实用人才培养,各村(社区)结合村情实际,聚焦产业发展,将培训内容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培训提升+产业扶持+乡村振兴”三位一体培训模式。注重在回乡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培养成为“年轻当家人”、“科技带头人”、“发展领头人”,有力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重农民大学生的培养,近三年共培养18名农民大学生,在这些学生中,超过60%担任村(社区)干部,为推动村干部发挥好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创新基层治理,夯实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五个到户”架起干群“连心桥”。组织152名镇级党员干部和182名县级党员干部与581户群众精准结对,形成长效走访服务机制。成立2支镇级“5+”志愿服务小分队,在疫情防控、防溺水、困难救助、矛盾调解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村居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模式,今年32名党员共接单58个,完单58个,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便民利民惠民工作水平。村(社区)每周召开民情碰头会,镇党委每月召开民情分析会,收集汇总党员走访情况,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是红“祁”岗哨齐心协力解民忧。在杨柳村建立红“祁”岗哨示范点,构建以镇党委书记、村书记、“两委”干部、党小组组长为网格长的四级网络管理体制,设立议事厅、红“祁”岗哨积分兑换中心,建立红“祁”岗哨积分管理和评比奖励机制,坚持以“哨声”整合民生诉求,以“吹哨”回应民情民意,以“应哨”破解民生难题,做到民有所呼、呼有所应、应有所答、答必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是产业升级聚焦发展促民富。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盘活各村(社区)优势资源,扩宽乡村经济发展空间。2021年金槐村扩大种植121亩金槐,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杨柳村2021年引进“5G+AI”蟠桃种植项目,鼓励村民跟进种植蟠桃,发展庭院经济,预计8年为村集体创收32万元。大星村酒厂入股分红项目通过审核,预计投入50万,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效。马桥村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完工运行,每年约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广大农民通过产业兴旺致富,收获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