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衡山县岭坡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以“党建+”为有力抓手,多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服务体系,提升治理质效,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上门入户访民情,扩大乡村治理“凝聚力”
为激发村民争当“星级农户”、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岭坡乡开展民情走访“敲门”行动,组织乡村干部、网格员、党小组成员加强常态化入户走访,积极发挥“屋场党建”作用,了解农户家庭日常状况,作为乡风文明评议的重要依据。同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政策法规宣传、民意诉求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关怀等工作,上门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敲门行动部署会
公益组织聚民心,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力”
立足民情走访中发现的乡村治理中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结合“屋场党建”工作,把组织群众作为推动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组建益岭益峰等公益组织,充分发挥乡老年协会作用,建立健全党建网格治理体系,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扶弱帮困、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发展等任务中来,广泛开展生产互助、生活互帮等自我服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益岭益峰公益
文明评议汇民声,提升乡村治理“公信力”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乡风文明评议工作质量。扩大评议范围,提高村民参与度,由包片村干部牵头召开村民组会议,村民组长逐户介绍掌握的情况,村民补充说明后进行民主评分。由乡党委把参选星级家庭近3年违纪违法等情况进行归集,根据情况进行初核、反馈、核验工作。审议结果在各村民小组醒目处进行公开公示,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把评议结果告知每个农户,接受复议申请,确保评议结果客观公正。
成果转化淳民风,强化乡村治理“引领力”
注重发挥德治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引领,树立起乡村治理的新风正气。强化乡风文明评议结果运用,建立“红黑榜”,树立先进典型教育,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助推文明新风尚。完善工作机制,将乡风文明评议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发挥“一核多会”作用,将村务管理、环境整治、家风民俗等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村组长、群众代表及其他德高望重群众作用,鼓励群众参与道德评议、邻里调解等事务,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聘用“湾村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