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齐云山村:绿水青山造就村集体经济“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2-11 20: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桂东县齐云山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进产业,打造山上有林、林下有药、水里有鱼、田里有稻的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光伏产业,集体增收有“靠山”。2017年齐云山、文溪、矮排、小江、杨岭等5个贫困村在普乐镇共同投资建设总装机量达420kw龙湾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以来,在源源不断向电网输送能量的同时,村“两委”根据太阳能发电和种植蘑菇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合理地利用光照和空间等资源,在光伏发电装置底部还有好几个种植蘑菇的大棚,最大限度创造了经济效益,每年可再为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光伏产业每年可为齐云山村村集体经济增收不低于15万元。

001.jpg

普乐镇龙湾光伏电站

用好绿水资源,集体增收有“活水”。齐云山村平均海拔820米,河溪相连,域内大小溪流纵横密布,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异,特别适合鲈鱼生长,是天然的鲈鱼养殖宝地。2022年,村“两委”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决定以村合作社为主体,采取“支部+合作社+能人+基地+农户+产业”的模式与养殖能人合作发展高位池鲈鱼养殖。按照村集体80%、能人20%的比例共同出资,齐云山村新建1800余平方米的高位池鲈鱼养殖基地,累计投放6.5万余尾鱼苗。2022年可为齐云山村增收5万元,2023年起每年可增收不低于15万元。同时,由村集体整合资金,按照2000元/户的标准为全村8户监测户免费入股,每年享受不低于10%的保底分红。利用基地的示范效应和技术支持,带动14户村民发展高位池鲈鱼养殖,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

003.jpg

高位池鲈鱼养殖基地

做活土地文章,集体增收有“底气”。齐云山村山多地少,且分布零散。针对这一情况,村“两委”经过认真研判以及外出调研学习,发现本地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种高山蔬菜和中药材。找准了工作方向后,由村委会流转200亩分散耕地和210亩林地,“汇零为整”,再转租给企业,赚取服务收入。在普乐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穿针引线”下,引进桂东欣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桂东县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和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百亩高山蔬菜基地、百亩优质稻种植基地和药材基地。土地的转租既给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4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劳务收入达90余万元,获取土地租金10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双增长。现在齐云山村高山蔬菜基地里的蔬菜,早上采摘装车,晚上将抵达深圳,走上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004.jpg

百亩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齐云山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发展好鲈鱼养殖、蔬菜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利用自有收入新建光伏电站,探索观光体验旅游和农副产品销售等增收新渠道,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3年突破50万元。”普乐镇齐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敏智满怀信心憧憬未来。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