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天下才 共绘天心红
——为天心区人才工作提供坚强机构编制保障
人才是强国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今年湖南召开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了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的动员令。天心区作为省会长沙的主城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重大任务、重要工程,千方百计搭台引凤,想方设法引智聚才。天心区紧密联系机构编制工作职能职责,瞄准“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新征程,做好人才工作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结合文章,强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对人才引进的促进作用,为天心区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做优制度设计。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健全领导机构,完善人才工作组织架构。全区初步形成了党管人才、协同高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工作体系。体制更加有力。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区委书记兼任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进一步凸显区委人才办统筹协调职能,强化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职责更加明晰。在“三定”规定中明确各级各部门人才工作职责,构筑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科技、园区等重点部门发挥突出效能,其他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格局。机构更加全面。落实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区委组织部设置内设机构人才科,负责全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设立区人才发展和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中心人员力量,筑牢人才强区的机构编制支撑。同时,通过“三定”规定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相关内设科室承接人才工作职责,明确各街道基层党建办负责街道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有抓手,有力量。
二、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发挥磁吸作用。破解编制资源有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矛盾,必须将好钢用到刀刃上,推动“以编引才、以才提效、以效减编”的良性循环。收回“自存”,打造“磁极”。强化空编回收举措,通过“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撤并收回空余编制,实行集中动态管理使用,统筹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着重保障基层一线、重点民生领域、长株潭一体化、数字经济等,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打造引才“磁极”。提高“内存”,建立“磁场”。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措施,简化编制手续工作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编制手续办理效率。加快人员销编进度,实施自然减员销编提示制度,对销编手续进行容缺办理,提高编制流转效率。建立“库存”,释放“磁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周转编制管理办法,统筹调剂50名事业编制用于解决满编单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需求,为招才引智打好前哨战。支持教育等人才需求量大的领域发挥能动性。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分配中赋予教育部门更多自主权,突出教育部门在教育人才招引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省委选调生、社区(村)书记(主任)选拔的编制使用核准和入编手续,为全区储备后备力量和工作骨干。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加强对疫情防控、“三高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力度,确保有人才必有编、引人才必配编。
三、改革助力平台搭建,激发人才活力。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创业创新载体的体制机制建设,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树立“导向”。加强机构编制调研,深度挖掘基层一线的机构编制服务人才发展的创新点,逐步提高机构编制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针对性,着力破解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改革难点痛点。提升科学分析能力,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统计工作,加强人才服务方面的机构编制数据核算,从编制空余、个人信息、年龄结构等方面开展技术统计分析和决策分析,提高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性。搭建“平台”。推进园区统筹规范管理,加速推进长沙天心经开区与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统筹管理,握指成拳。理顺园区的管理体制、职能体系、机构设置,夯实园区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基础,充分发挥天心人力资源产业园功能优势,为各类“高精尖”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拓展“舞台”。深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在面向街道干部的选拔使用上打破行政事业身份藩篱,近3年来,共有12名干部提拔重用到街道班子成员岗位上,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工作热情。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整合“小、散、弱”事业单位,进一步突出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建功的“舞台”,让人才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