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绩效考核指标三季度完成情况反馈意见书,被“点对点”送到被考核县市区和单位“一把手”的案头。在这份全面具体的季度“成绩报告单”上,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失分要点、整改意见等都精准反馈、一目了然。通过下发成绩单、推介示范亮点、鞭策滞后短板,娄底市紧握“指挥棒”,以科学精准的考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有力激发了各级各部门争先创优的劲头。
“一种理念”传导到底。为确保各项工作在A类地区中争先进、创一流,市委旗帜鲜明提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是法定职责,争先创优是政治要求”的理念,倡导“不以岗位论高下、只凭业绩分优劣”,坚持“事不过夜马上办”,推行“六步工作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作业面”、当好“施工员”,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韧劲和努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争先创优。这种理念一经传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对照国、省标准是及格,学习先进经验是达标,创造娄底经验是优秀”的标准,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百舸争流中抢先机、争主动、创佳绩、夺一流的作风蔚然成风、氛围浓厚。对照“成绩单”,“老先进”们不断向上寻找更高参照系,“新秀们”瞄准赛道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助推器”被全面点燃。
“一个导向”坚持到底。为避免考核“一锅煮”“一刀切”的问题,娄底坚持“考准考实”的鲜明导向,创新实行分类评优机制,努力以精准的考核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县市区、市直单位不同类别的属性特点、发展目标、主责主业、年度任务和党建要求,按照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实绩为先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类别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框架。县市针对性设置了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指标,突出差异化发展导向,从指标设置体现高质量发展风向,最大限度地凝聚争先动力。如:涟源市重点考核蔬菜产业、双峰县重点考核农机企业、新化县重点考核电子陶瓷及文印行业。79个市直机关单位突出优质服务,个性指标侧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效能提升、机关党建作风等。通过指标的差异化设置,引导不同类型被考核对象集中精力办大事,锚定目标抓落实。
“一套制度”运行到底。坚持从加强顶层设计着手,优化完善绩效考核各项制度和体制机制,确保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在全省率先对标省委调整相应绩效考核组织架构,对照省绩效考核系列制度规定,第一时间制定出台《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和区县和市直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落实省绩效考核指标责任清单、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考核主体、考核规则、考核方法、评价标准、结果运用等,并创新建立贯穿考核全过程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工作机制,及指标监测分析、预告预警提醒、通报讲评等制度机制。市委考核办注重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数据比对、定期研判、分析预警,全面掌握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动态,带着被考核单位“问题单”“解题集”开展了沉浸式中期调研、现场指导。
“一线督导”贯穿到底。建立督办专员制度,将换届后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的厅级领导组成8个督导组,围绕严重制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问题、进展缓慢的群众牵肠挂肚和“急难愁盼”事项、在全省排名明显靠后的工作等,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穿透式督导督办。一轮督导结束后,采取“三种提醒”机制对考核单位开展日常提醒、预告提醒和重点提醒,“点穴式”指出各单位存在问题、“实名制”通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清单式”提出整改要求、“全过程”督促指导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绩效考核督导55轮次,发出《绩效考核工作提醒函》154份,预警函21份,提醒市直部门94次并同步呈报市级领导,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平稳有序推动全市重点指标落地见效。
“一把尺子”衡量到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绩效考核的度量尺和落脚点,做到绩效目标设置顺应人民期待,绩效考核过程便于人民参与,绩效考核结果让人民满意。采取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居民、市场主体对市委、市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总体评价,并将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两项满意度纳入群众评价考核项目。把绩效考核与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将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下”的情形。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区县和市直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在同等条件下按程序优先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连续2年被评为合格等次的,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按程序进行组织调整。通过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打通干部担当作为“任督二脉”,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