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大力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制,通过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互联互动,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强化统筹协调,壮大服务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由街道牵头,召集社区和驻区单位召开街道“大党工委”会议,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有关部署要求,研究讨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和建设重大事项。对街道、社区内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民主议事协商。建立在职党员报到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在所居住地社区报到,居住在村和外县市的党员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多个居住地的党员明确一个社区进行报到,作为固定开展服务的地方。党员在线下报到的同时,按照所属网格,加入网格微信群,在线上亮明身份、同步报到。在职党员每季度至少需参加1次社区共建活动日活动。建立社区“兼职委员制”。社区吸收报到单位、两新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党员负责人等加入网格党小组,引导各类组织和党员做好志愿服务等工作。社区党组织协调报到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牵头搭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网上议事厅等协商议事平台,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瞄准群众需求,做好民生实事。深化街道党组织与辖区单位的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把辖区单位的职能优势与群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街道“大党工委”负责整合辖区内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每年由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列出各自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个性清单”,通过联席会议进行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每年由共建单位从认领的服务事项中选择一项,作为轮值计划项目报街道党工委。轮值单位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载体,主持开展认领的服务项目。
加强监督评议,确保工作落实。每季度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召集群众代表、驻区单位代表对本季度服务事项进行评价打分。年末街道党工委从社区居民群众、街道社区党员干部、驻区单位党员中,邀请监督员,根据各成员单位出席会议情况、参加活动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议,评选优秀轮值单位,评议结果向市委组织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