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容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富美华容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更具竞争优势的县域“大人才”支撑体系,推动湘北人才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持统筹谋划,把牢党管人才“大引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强化“一盘棋”思维,充分调动各部门、行业抓人才工作积极性,“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县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一是顶格健全工作力量。成立书记任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26个县直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厘清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常态化落实需求分析、招才引才育才、优秀人才评选等工作,形成上下“协同作战”的良好格局。二是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制定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把人才工作细分为5个大类、22个子项目,印发“四四表单”,纳入全县综合考评体系,定期集中会商、年度述职评议,推动任务落细落地落实。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今年及时向常委会汇报,得到县委主要领导支持,研究并出台“人才新政36条”,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育、保障和载体建设等。
二、坚持创新机制,建设吸呐人才“大磁场”。聚焦全县发展大局,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调优人才政策,实施精准引才,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凸显。一是“重金”吸纳产业人才。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创新创业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实现产业人才“大投入”。先后建立32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或协作研发中心,10个大学生见习基地,吸引1518名产业人才签约。恒兴建材成功引进1名麻省理工化工专业双学位博士Fellow材料专家。二是“重编”吸纳技术人才。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调剂安排100个人才专编,采取考察考核、面试评议、柔性引进等方式直接聘用,并在全市率先启动“人才回乡计划”。累积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158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2名、高校毕业生55名。引导公务员回乡8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乡83人。聘请229名专家、23个团队顾问来我县坐诊,铸就“教授来了”金字招牌。三是“重扶”吸纳实用人才。坚持开展各类乡村人才定向培养,采取“计划招生、学费资助”的方式,已定向培养乡村教师419人,基层卫生医疗人才210人,农业水利特岗生54人,其他紧缺专业人才23人。对下乡创业人员,2020以来先后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7笔、1810万元,连续4年共给予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资助40万元,支持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158家、家庭农场164家、农村电商60家。
三、坚持激发内力,打造培育人才“大熔炉”。本土人才有着独特的优势,用好本土人才,往往事半功倍。注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快提升存量人才能力素质。一是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培养,计划5年内培养和选拔100名左右行业领头人、1000名左右特色人才、10000名以上乡村振兴人才。2020年首次评选名师、名医、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名。2021年选拔“乡村能人”“首席工匠”“创业精英”35名。二是推广灵活多样培训计划。支持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等部门常态化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卫生院骨干医师培训93人次,“国培”及名校跟班培训教师7300人次。通过“土专家”“田秀才”现场教学、送技术上门、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1万人次。三是深入一线培养锻炼人才。充分发挥身边的“名师”在专业技能“传帮带”方面的作用,明确每名专家在管理期内要培养出1-2名“高徒”。选派14名县直部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并在全市率先启动“智汇企业行动”,选派6名事业单位研究生深入重点企业调研解困,加强人才多岗位培养。
四、坚持优化服务,当好尊爱人才“大管家”。围绕人才需求,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一是做人才的“贴心人”。健全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29名县领导直接联系35名专家人才。定期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系列活动,累计举办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企业人才沙龙6场,收集意见和建议24个,帮助解决困难16个。此外,还组织各部门领导走访慰问本单位、本系统优秀人才88名,差异化发放人才补贴174.77万元。二是做人才的“联络人”。整合各部门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务、项目申报、教育和住房等“一站式”服务。累积发放“华容英才卡”562张,及时受理18个“本土选拔支持项目”申报,为18名人才协调子女就近入学、6名人才办理配偶随调,建设10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让各类人才及单位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三是做人才的“推广人”。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公开表彰35名“华容英才”,发放奖励30.8万元,并联合电视台开设人才优秀事迹展专栏。组织部分人才以技术服务、助力扶贫、巡回义诊、文化下乡等形式参加便民服务,每年服务群众30000余人次,带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