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近年来,炎陵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锻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三农”主力军,让优秀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挑大梁、唱主角。
紧扣需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焦乡村发展。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炎陵紧缺实用人才调研。采取“直接面试+体检考察”,引进一批研究生学历及以上高层次人才。通过市里统一组织校园招聘的方式,合理设置岗位,招聘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完善在外优秀人才库,建立老乡微信群,组建同乡会、商会,召开招商恳谈会、联谊会,引导在外人才献智家乡、回归创业。聚焦乡村治理。推进“贤能治村”,把致富能手、外出经商人员、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吸纳到村“两委”班子中,引导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退休干部和教师回村挂职当“乡贤”。全县120个村党组织书记超过八成由能人担任,在任的566名“支村两委”干部中,接近六成是致富能手和经商、返乡创业人员。聚焦乡村服务。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加强柔性引才,充分利用在外人才资源,深化校地、院县合作,已与上海农科院、湖南农大等10余家省内外科研院所或高校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省市医院结成技术帮扶。
整合资源,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注重“一线”提能。将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培养计划。依托高等院校“订单式”合作,推荐企业家、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参加省市人才集训,每年定向培养农村特岗人才。全县9万余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能人才1.52万人,占比16.7%;全县73.2%的农户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注重“专线”提能。采取对口支援、联合聘用、退休返聘、智慧医疗等形式,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开展教学查房、坐诊会诊、手术指导、学术讲座等“传帮带”活动;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名师、全国“双一流”大学优秀学子到校开展授课培训、励志教育、心理指导等专题讲座;开展科技专家进园区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注重“前线”提能。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技能月”活动,举办农村电商、种养殖技术、职业技工等实用培训,以点带面储备农村实用人才。派出50多支农技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每天指导400多户农户对黄桃树进行剪枝、培育、防虫害。选派青年人才到县外国企、园区、景区和市直单位进行跟班学习。
提供平台,发挥人才潜能作用。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绿色科技”兴农。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县乡两级乡土人才库,建立农技专家与乡土人才联系结对机制,支持乡土人才参与农村新业态。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粮食、茶叶、水果、中药材、楠竹等九大产业全覆盖,近年来培育的炎陵黄桃、神农白茶、高山乌龙茶等品牌得到不断壮大。“红色资金”扶农。通过农村党员创业“红色贷”项目,扶持黄桃、高山茶叶、特色农家乐、电商直播等产业领军人才144人,共发放贷款1832万元,仅黄桃产业一项,就带动近4万桃农人均增收1.1万元。“青春活动”助农。实施“酃峰论坛”青年干部素养提升计划,引导青年人才聚焦“三基地”建设谋思路、抓落实、强本领。成立大学生联合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招募一批大学生到单位开展实训锻炼,引导他们回乡就业创业。在“神农党建”公众号、“新炎陵”APP等平台开设“人才领航”专栏,刊发经济发展规划、创业优惠政策、返乡创业前景和优秀人才事迹等信息。
营造环境,增强人才感情归属。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暖心留人”的人才工作环境,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激励表彰,让人才顺心。举办“神农英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宣传报道典型事迹,营造尊才爱才浓厚氛围。探索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学历职称提升激励制度。实行“五类人员”比选乡镇班子成员政策,畅通村主干上升渠道,让在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有“奔头”,取得成绩有“甜头”。结对交流,让人才舒心。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咨询、项目策划等支持。加强农村青年之家管理,完善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人才工作机制。出台《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安排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共20人,与教师、医生、选调生、企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一对一”结对,通过谈心谈话、走访调研、打电话、发信函、召开座谈会、开展项目论证等方式沟通联系,在听取意见建议的同时,给予关心照顾,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保障后勤,让人才安心。给予人才双创支持和配套服务,为本土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提供医院绿色通道、健康体检、景区免门票、子女入学优待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