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文学记忆】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 ——古华《芙蓉镇》
内容简介:
1982年12月5日,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湖南籍作家古华的作品《芙蓉镇》在众多优秀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1982年12月5日,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湖南籍作家古华的作品《芙蓉镇》在众多优秀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茅盾文学奖。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 ——古华《芙蓉镇》
1982年12月5日,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湖南籍作家古华的作品《芙蓉镇》在众多优秀的长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茅盾文学奖。《芙蓉镇》跻身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列,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978年秋,古华在一个山区大县采访,那时正值平反冤假错案之际,他听说了一件冤案:一个死了两任丈夫的寡妇,对于自己的悲惨身世,她归结为命该如此,认为自己“命大”“克夫”,两任丈夫都是被自己“克”死的,而丝毫没有想过当时的客观政治环境。古华为这名妇女的悲惨身世所动容,但他觉得“就料下锅,意思不大”。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华通过对中央路线、方针的学习,有了重新认识、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我就像上升到了一处山坡上,朝下俯视清楚了湘南乡镇上二三十年来的风云际会,山川流走,民情变异……”于是在 1980 年的酷暑,古华躲进五岭山脉腹地的林场里,开始了《芙蓉镇》初稿的创作。写作过程中,这个年轻人每日“含泪而作,嬉笑怒骂,激动不已”,将自己三十几年的人生和社会经验都浓缩进了这部十五六万字的小说中。于是,他的笔下徐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卷:古老的青石板街,令人眷恋的乡音乡情,美味的地方小吃……原来的寡妇形象也在风俗人情的衬托下变得生动起来、“活”起来,她没有寡妇的“宿命论”思想,增添了湖湘女子的蛮劲、爽快劲,所以在《芙蓉镇》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爽性活泼又温柔机敏的“芙蓉姐子”——胡玉音。在遭遇李国香和王秋赦一伙人的蓄意打击时,她不把一切都归咎于命运,而是维持着自己生命的活力,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曾放弃。扫大街的惩罚她坚持了多年,当最后被告知不用再扫时,她仍坚持每天早起扫大街,用这一行为向乡邻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生命的韧劲就来源于她心中燃烧的那一把生命之火。
胡玉音的生命之火是那个年代对于生的渴望,对于人性尊严的渴望。古华也曾在“文革”中遭受过打击,他出生在湘南农村,“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地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甚至在“文革”中有过轻生的打算,但正如他笔下的人物一样,他也有着一股生命的韧劲,并将这种韧劲灌注到他日后的创作中。
1981年,《芙蓉镇》刚一发表,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关注,获得了巨大成功。有读者评价这部作品是“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足以见出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之情。
1986年,被称为“中国电影最后一位大师”的谢晋着手拍摄电影《芙蓉镇》。电影和小说的最大区别,便是小说是叙述语言,而电影是视听语言,这也成为小说影视化的难点,所以情节的选取对于电影至关重要。谢晋将镜头对准了胡玉音在政治风云中的命运变迁,以米豆腐店的开张、倒闭、再开张为标志,象征胡玉音生命中的三次大起大落,以传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来宣扬正义的力量。电影中那句经典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更是震撼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灵,在银幕上呈现了一个敢爱敢恨的“芙蓉姐子”和重情重义的秦书田形象。电影《芙蓉镇》一举拿下了当年金鸡奖的五项大奖,后又陆续获得百花奖和华表奖,表现了专家和观众对于电影改编的认可。
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地在湘西一个叫王村镇的偏远乡镇。电影上映后,“芙蓉镇”这个名字广为流传,昔日的王村镇便成了今日的芙蓉镇,这个文学作品中虚拟的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影视作品的成功,在现实生活中被具象化了。
今日的芙蓉镇已靠旅游业的发展摆脱了贫困,电影中的米豆腐坊也成了小镇一景,成为书迷和影迷心中的朝圣地。从经典文学作品到电影,从电影中的“芙蓉镇”到现实中的旅游胜地“芙蓉镇”,一部小说的魅力从书页延伸至银幕,从银幕再走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对于那个曾经在偏远山区里奋笔疾书的年轻人来说,大概是很难想象的吧。
(江萍)
【人物档案】
古华
原名罗鸿玉,生于 1942年,湖南嘉禾人,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芙蓉镇》《山川呼啸》,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金叶木莲》等。
《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12月,《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