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文学记忆】新中国工商业发展的曙光——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以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塑造了形象鲜明的各类资本家形象,从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以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塑造了形象鲜明的各类资本家形象,从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新中国工商业发展的曙光——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以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塑造了形象鲜明的各类资本家形象,从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小说从1949年上海刚解放时说起,以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为代表的资本家感到惶恐不安,他们早早地想好了去香港乃至纽约的退路;然而当看到共产党对资本家施行宽大、温和政策后,他们认为可大捞一把,于是大部分都留了下来,但他们唯利是图、虚伪奸恶的秉性却难改,他们对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敌视态度十分顽固,做尽了扰乱市场、收买国民党潜伏特务、窃取国家经济情报、牟取暴利等大发不法之财、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事情。小说构思严谨,将中国的那段历史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上海的早晨》是周而复的作品,他1914年出生于南京,从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在延安、重庆等地从事文艺、编辑工作。20世纪30年代,周而复积极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参与创办了《文学丛报》。1946年,他作为新华社特派员赴华北、东北等地采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而复被任命为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作上,他需要与上海各阶层人士打交道,了解情况,研究和解决问题。他接触最多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上海地方负责人以及各界爱国人士。很快,他就意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在取得政权后,国家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就是说如何改变资产阶级私有制,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采取列宁曾想实行而没有能够实行的赎买政策,用和平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春,周而复开始构思反映这一基本矛盾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他以统战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为素材开始创作,原计划写六部,后来规划为四部曲。同年夏开始动笔,1954 年3月完成了第一部。因工作繁忙,他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写到上班时间才停笔,所有的节假日和休闲时间都在闭门写作。写完一部,周而复也不急于发表,反而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把作品放一段时间。他认为,在感情激动的情况下写完的作品,自己当时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以为大概不错的,但隔一段时间再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或许人物的塑造有待加工、情节的发展还要补充、漏洞和粗疏的地方不少、文字上需要推敲的更多。这时候比较冷静,就可以看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他也会请少数知己看看,听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再慢慢修改。修改一部作品所花的时间并不比写一部作品的时间少,甚至超出写一部的时间。第一部于1958年在《收获》发表,同年出版。在他的第三部刚写完还没来得及修改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上海的早晨》被认为是“毒草”,遭到批判,周而复本人也受到身心的摧残。直到1976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迎来了文艺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周而复又拿起笔继续创作,《上海的早晨》又能与读者见面了。这部小说从构思执笔,到写完、改好第四部的最后一行,经历了27个春秋。当全部完成后,周而复感到了“经过漫长征途到达终点的愉快”。
《上海的早晨》四部曲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并以高超的艺术水平,真实反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受到国内外文艺界的高度赞赏,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小说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
(李琼)
【人物档案】
周而复
191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其代表作有《上海的早晨》《航行在大西洋上》《伟人周恩来》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