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今日之风,续乡土情丝——慈利县选调生读《乡土中国》有感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8-16 11:07

借读书活动,读到《乡土中国》,让“乡土”一词在我心中又多了几份意蕴,乡土在费孝通先生笔下是那么的客观、冷静,那么的单纯、温暖。我是土生土长的乡土孩子,对乡村的了解随着童年刻进我的乡土记忆里。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慈利县,去到东岳观镇工作,再次沉浸式生活在“乡土”农村,让我在读《乡土中国》时对费老的观点和对事物的看法有种无法言喻的谋和,其中的专业知识和概念也不觉晦涩艰深,这些对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或多或少得到解释或是受到启发。

认识抽象,把握具体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探讨了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他尝试提炼具体事物中的认识现象,并给出定义,因此这些理论可以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给出不同的诠释,经久不衰。就如本书序言中费孝通先生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具体到抽象”是钻研书本文字的过程,那么“抽象到具体”便是走出书山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应该学习的方法。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抵抗外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指导思想与体系,它用过去百年来“具体”的事提炼成未来千百年可供学习、指导实践的“抽象”理论,为我们今后做好“具体”的事提供理论支撑。这也在提醒自己,理论学习是在现代的时空中感受历史的智慧与力量,明晰理论融于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明白理论不是文字堆砌的泛泛而谈,而应当成为我开展工作的底气。作为一名95后年轻人,身上的标签随着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对抽象的把握被具体的事物挤压,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患得患失仿佛成为了年轻人的通病。在镇上工作时,我也时常反思自己的这些问题,反问自己在开展工作遇到群众不理解时,是否能拥有“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的积极心态;在心态浮躁时是否拥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在学习理论时是否拥有“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精神;在走向远方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信念,是否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想答案来自于对抽象理论认识的深度,对具体事物参与的广度。

拥抱乡村,心怀都市

“社会是在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探求我们现在的社会,就要探求社会的本源。探求中国社会,就要追根溯源到中国的乡村去,深入到中国的乡土社会去。”,这是费老在书中谈到的乡土社会,强调了农村是社会演变的重要天地,但随着交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乡村的传统乡土性也在土崩瓦解之中。我从小生活在乡下,仿佛《乡土中国》就是我家乡的缩写,日常生活杂活琐事之中,都能看到《乡土中国》乡的影子。“文字下乡”便是例子,前些年农村的互联网还未普及,村里的爷爷奶奶们并不擅长在屏幕中用指尖感受世界,尽管这样,他们之间的生活也不受干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语言,眼神,乡邻的熟悉、了解、动作都可替代文字,乡邻们住在一起,靠的就是了解、靠的就是几十如一日都在一起的乡情。所以,每次下村遇到社保不知如何在手机APP上缴纳的群众,疫情防控摸排时不知如何打开健康码的群众,我都会耐心教他们,不会嘲笑他们与时代脱节,更不屑炫耀自己的那一点学问,这便是乡土的包容、乡情的力量。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参与者,我见过村集体经济拉动就业换来百姓幸福笑脸的动人实践、见过高山村巧借风力发电发展旅游业的智慧、也见过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宣传样板。但我想我们在费力对乡村进行环境美化与文化投资以外,更应该关注乡村乡土性的变迁,不止让文字下乡,更要让理论下乡、科技下乡,拥抱城市的先进理念和便捷属性,改变落后封闭地区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

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在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历史文化:“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点明了历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只是口号,联系到近期部分艺人在台湾问题面前不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漠视历史和传统,是绝对错误的。中国的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华夏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为耕种提供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基础。老子向往无为而治的社会,孔子倡导社会的礼治都符合傍地而生、田地相合的环境,是“土气”的象征,是小农经济的写照,差序格局也在文明和社会的交融中成长。“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今天的城市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越来越有力量。中国新青年应一手握紧乡土情,体会中国乡土发展历程,一手立于当今,为中国发展蓄力,为个人梦想拼搏,保守乡土本心,踏上万里新征程。中国是你的中国,乡土是你的乡土,保守乡土本心,感今日之风,续乡土情丝。(中共慈利县委组织部 崔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