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关键,强化组织振兴,党建引领是基础。组织部门肩负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祝融灯塔”党建品牌创建,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在组织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产业多元化、治理标准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振兴。
一、“党建+组织规范化”,走好强基固本、整建提质的振兴之路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要高站位建强“战斗堡垒”。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建强“战斗堡垒”。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建立先进党组织“评星定级”和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机制,不断规范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创新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对标达标、转化升级,形成“全区域覆盖、分层次管理、零距离服务”的振兴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要高标准深化“六联共建”。2021年,部机关指导荆田、红星等村依托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构建跨村域“党建综合体”,开展的“六联共建”已初具雏形。下一步要复制推广“六联共建”联村发展模式,抓好示范带动、抱团联动,构建“1+1+1+2+N”志愿服务体系,即建立一个志愿服务积分礼遇制度,试点创办一个寿岳红色积分超市,成立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两大清单”(群众需求清单和志愿者服务清单),建立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N类志愿服务岗位,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联盟聚力出拳”。
三是要高效能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制度导向作用,以实施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点工作任务、解决突出矛盾和日常作风表现为考核重点,在日常管理考核中细化量化奖惩措施,根据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动态指标,建立基础评分表、综合考评加分表、综合考评扣分表“三张表”,建立健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提拔重用、表彰奖励、减免补助、人事编制等方面的激励机制。
二、“党建+队伍专业化”,走好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长远来看,不仅要量身定制“外引”政策,更要注重留人育人的“内生”力量,锻造用好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队伍。
一是要选优头雁队伍。“河山万里头雁在,春风一夜到衡阳。”要接力开展“万雁入乡”行动,建立健全在一线培养干部的“长回路”机制,建立完善村级干部队伍储备库、振兴发展项目库、人才信息资源库,着力打造源头性储备、多渠道发现、全方位培养、动态化管理的村级后备干部工作体系,采取“留任提高、择优选拔、回请外引、下派锻炼”等措施选拔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村级后备力量,进一步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
二是要聚拢乡土人才。出台更接地气的乡土人才政策,建立本土人才挖掘、培训、使用常态化机制,制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实施农民工回引、外出人员回归、大学生回流工程,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动态管理培养,对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探索开辟“专属通道”,并适当考虑纳入镇村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人选,集聚一批懂技术的“田秀才”、有经验的“土专家”、擅经营的“农创客”。
三是要育强振兴力量。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队伍的能力素质,才可保证有足够的本领接好班、干好事。要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干部专题培训班,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治理等基层重点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实践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专题轮训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学习赋能、实践提能、成效验能“三大行动”,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和科学的培养计划。
三、“党建+产业多元化”,走好资源整合、链式融合的振兴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如果没有多元化产业做支撑,乡村振兴这座大厦就没有“四梁八柱”,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响品牌,让传统产业保稳定、优势产业上档次、特色产业成规模。
一是要狠抓农旅融合“延链条”。以南岳云雾茶、健安雷笋等绿色有机名片为支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着力点,以年初发布的“天下寿岳”系列产品为突破口,做好龙池村茶旅融合、水濂村避暑康养“两篇文章”,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竞争力的农旅产业,开发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综合型农旅产品,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上下游配套能力强、产业延伸性好的农旅项目,做大做强“寿岳”品牌。
二是要依托龙头企业“扩总量”。着眼“党组织+龙头企业+N”,量身打造“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资产经营、股份合作、乡村服务”五大增收模式,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重点用好规范南岳“乡村车间”,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组建合作社,实现由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生产到“抱团发展”对接大市场的转变,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联合体”、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点村和集体经济示范村。目前,我区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过5万元,其中水濂村、延寿村和龙池村经营性收入均突破50万元。下一步计划实现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全面“清零”。
三是要深挖红色资源“增动力”。立足党建示范优势,充分发挥南岳“红色IP”效应,将红色景观打造、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传承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按照“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规划思路,把乡间民宿、田野景观、农耕体验、村落结构等有效整合到红色故事、现场教学点中,开发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搭建红色体验平台、打造红色产业链条,进而形成“政研学一体+多元融合”的产业体系。
四、“党建+治理标准化”,走好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
乡村治理标准化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基础的重要实践,必须坚持红色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绿色发展”。
一是要全域推进“一门式服务”。建好管好用好平台,真刀真枪推进简政放权,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字经济新业态创新、数字治理能力提升、数字人才培育等重点,以荆田村“数字乡村”建设为标准,分类有序地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健全落实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首问负责、代办代理等制度,做好业务培训,对下沉的服务事项开展详细的事项标准化梳理和颗粒化梳理工作,确保“一门式”服务下沉不脱钩、不脱节,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组团式”综合服务和“个性化”精准服务。
二是要全面推行“四位一体”。推行“道德积分制+村规民约+星户评选+集体经济利益联结”的“四位一体”模式,进一步用好“屋场恳谈会+五个到户”这个载体,打造以“党员教育大讲堂、技术培训大讲堂、文化活动大礼堂、道德法治大讲堂、村民议事大会堂”五堂合一的“微讲堂”模式,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将“生硬的、单兵作战的”基层管理转变为“和谐的、团队协作的”的基层治理。
三是要全力推动“风貌提升”。乡村振兴要发展,不仅要把握“面上的秀色美”,更要注重“纵深的底蕴美”。在乡村建设中,指导荆田村保留乡村原有的风情风貌,改造闲置资源,引入艺术家参与壁画创作。要想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一方面要实现“生态环境美”,持续开展“三清三拆”,综合整治乡村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分批次推进庭院“净化、绿化、美化”,把单村“盆景”逐步打造成连片“风景”;一方面要实现“乡风文明美”,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阵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让乡村振兴既有“颜值”也有“内涵”。
(中共南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