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文学记忆】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作——卢新华《伤痕》
内容简介: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露了“文革”给人们身心带来的“伤痕”。小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给千百万人以心灵的震撼,它虽有些稚嫩和粗糙,但朴实清新、情感真挚、发人深思,打动了无数读者。
内容简介: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露了“文革”给人们身心带来的“伤痕”。小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给千百万人以心灵的震撼,它虽有些稚嫩和粗糙,但朴实清新、情感真挚、发人深思,打动了无数读者。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作——卢新华《伤痕》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露了“文革”给人们身心带来的“伤痕”。小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给千百万人以心灵的震撼,它虽有些稚嫩和粗糙,但朴实清新、情感真挚、发人深思,打动了无数读者。这篇小说先后被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播发,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8年底,同名连环画刊登在《连环画报》上。后来,小说还被翻译成英、法、德、西、日、俄等十几种文字。
《伤痕》的作者卢新华,当时还只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卢新华1972年参军入伍以后,机缘巧合,阅读了不少文学经典著作。后来卢新华进入复旦大学深造。一天上午,老师给他们上作品分析课,提到许寿裳先生在评价鲁迅的
《祝福》时说过的一句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这句话引发了卢新华的思考:“‘文化大革命’不仅将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还给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下课以后,他想到了小说的雏形:“文革”中,一名积极要求上进的女青年,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决定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一别九年后,母亲的冤案得以昭雪,她才踏上归途。然而当她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时,却已是阴阳两隔……就这样,《伤痕》诞生了。写完后,卢新华的自我感觉很好,但请一些老师和同学看过后,他们却不以为然。卢新华十分灰心,将手稿默默地锁进了抽屉。正在这时,小说组组长倪镳催他交墙报作品,他将《伤痕》翻出来,忐忑不安地交了出去。倪镳拿到小说,给同寝室的几位同学看过,有些不同的意见,但大家都认为有不同意见正好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于是倪镳决定将《伤痕》放在墙报的头条位置。
小说《伤痕》和卢新华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变了。4月的一天早上,卢新华一醒来,就听到一片嘈杂声,原来门外的走廊上围满了人,大家正争相阅读着墙报上的《伤痕》,不少女生都哭了。墙报的第一批读者成了卢新华作品的第一批知音,一传十,十传百,读者越来越多。卢新华后来回忆说,众人面对着一篇墙报稿伤心流泪的场景,成了复旦校园的一大奇观。中文系刚刚留校的女教师孙小琪将这篇小说推荐给《文汇报》的编辑钟锡知,并说了小说受欢迎的情况。钟锡知马上托人找卢新华要去一份手稿。《文汇报》拿到《伤痕》原稿后,马上打成小样,分别寄给新闻界、文艺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广泛征求意见,反馈的意见绝大部分都是肯定和积极支持的。与此同时,卢新华见稿子一直没有动静,又投稿到《人民文学》,却被退了回来。后来,他得到《文汇报》的通知,暑假里不要离开校园,因为这期间《伤痕》可能要发表,需要看小样,谈修改意见。
《文汇报》文艺部同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发表《伤痕》,原总编辑马达将小说的大样呈送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洪泽批示,很快就得到回复:“同意发表。”发表过程如此曲折和富有戏剧性,卢新华说《伤痕》是“众缘成就”的,没有诸多因素的助力,没有改革开放大的政治环境,或许《伤痕》至今还锁在他的抽屉里。
《伤痕》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文汇报》将刊载有小说《伤痕》的报纸加印到180万份,还是不能满足需要,读者来信像雪片一样飞来。一位来自西安的读者在信中写道:“我和你小说的主人公王晓华同名同姓同岁,同年下乡,同样的家庭遭遇。我不知道远在东海之滨的你,如何这么详细地了解到远在西北古城的我的这一切。”
文学评论家陈荒煤评论说:“《伤痕》描写了这一个历史的大悲剧的一个侧面。小说终究挖掘了一个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题材……这就是《伤痕》,尽管还有缺点,仍然在广大群众之间激起广泛反响的最根本原因。”曾有媒体报道说,当年全中国读者读《伤痕》的眼泪,可以汇成一条河。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伤痕》走入读者内心深处,触动了人们的泪点,引发了思想界、文学界,乃至全国人民对“文革”的集体反思,它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
(高求忠)
【人物档案】
卢新华
生于1954年,江苏如皋人。著有短篇小说《伤痕》《表叔》《典型》等,中篇小说《魔》,长篇小说《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等。
《伤痕》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