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要在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体系、夯实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下功夫。
建强组织体系,组织扎根群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实践再次证明,基层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凡是组织织得密、政治功能强、党建抓得好的地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就守得牢、扎得紧。强化政治引领。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活“学习强国”、读书班等线上线下途径,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突出基层党建“政治、社会”双重属性,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要常态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好组工大讲堂、新时代吉首发展讲坛等实践载体,加强政治建设考察、“狮子型”团队(干部)评选等有效举措,形成讲政治重公道的良好导向。织密组织架构。要树立大党建理念,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把各领域党建要素凝聚到基层治理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以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重点,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建工作站)+楼道党小组+共产党员户”五级组织架构,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要高质量、全覆盖统筹推进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压实两个书记、互助组长、组员三层责任,推动党的组织细胞深度嵌入基层治理肌体。壮大基层队伍。要多渠道开源,以贯彻落实党在城市社区、农村等领域党的工作条例精神为契机,抓好农村“新三大主干”、城市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重要举措的落实,把基层治理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基层治理能手;要上而下导流,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制,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鼓励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要内到外联通,围绕州市共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中心任务,推进“五进小区”实践,推动州、市、街道、社区党组织上下联动,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要树一线风向,探索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一线考核评价机制,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察考核的重要依据,引导干部一线流动。
要优化服务体系,优质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服务群众上。要下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棋局”,就必须直面当前基层存在的“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等突出问题。强化服务意愿。要抢抓主题教育纵深推进契机,发挥组织部门主题教育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监督者多重身份,以包片联点、全员联创、送党课、群众大会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党员、小区流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重点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员轮训,推动理论收获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全面深入推进、持续健全完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班子政治建设考察,科学合理基层党建常态化考核、一线巡回督导重要举措,加强对党委(党组、党工委)履行基层治理责任的领导效力监督,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执行效能监督,压实治理责任。激发服务动能。要严格“三个区分开来”,精准实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手段,出台好、落实好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可行办法及配套措施,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为敢想敢干的干部“兜底”;要全面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探索出台乡镇(街道)基层干部向市直机关交流的规范性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向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倾斜,特别是对长期在矛盾复杂前线、边远乡镇、村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关爱,畅通、拓展基层一线干部晋升通道,大力选拔任用敢负责、勇担当、善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提升服务水平。要引导打开思维定式,认真贯彻新一轮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制度化州市乡镇(街道)三级书记讲党课,常态化基层治理业务技能培训,开辟出异地党性教学、导师带徒、跟班培训多元路径,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纳入农村党员冬春训、社区党员常态化轮训重要课程,增强“能干事”的本能;要注重强化实践锻炼,鼓励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多到关键岗位锻炼,熟悉工作程序,体会责任分量,积累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多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前沿和艰苦边远地区实践锻炼,感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节奏的差异,直面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积累“干好事”的经验。
夯实保障体系,善治赢得群众。当前,基层治理还存在权责不匹配、待遇保障偏低、治理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基层长治长效,要强化硬件、软件、待遇三重保障。硬件”保障到位。场所是治理的基础。要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升级“硬骨头”,州市联动、多方合力搞好阵地建设服务配套;要进一步强化党群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功能,完善村干部坐班、为民服务代办等制度;要通过新建、购买、扩建、改造、租赁等多种方式,建好网格工作站、党建工作站、人民调解工作室、小区警务室、业主委员会“两站两室一会”,保证村(居)民“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为村(居)民“零距离”服务提供“硬件”保障。“软件”跟进到位。制度是治理的保障。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完善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重大事项议事协调、协同处置和协同监督机制,搭建“周末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协商平台;要修订《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化管理办法》,实现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良性循环。待遇落实到位。落实好基层党员干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好党务公开、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建议等制度,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村(社区)干部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行薪资收入、福利待遇、绩效管理多元化考评激励路径;要用足党内党外表彰奖励,把各类荣誉表彰与物资奖励、经济激励、职务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风尚。
(作者系中共吉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 李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