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组织部门肩负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使命,要把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任务,贯彻到选人用人、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人讲政治、事事看政治、时时守政治的生动局面。
突出政治标准,鲜明用人导向。在选人用人中,坚决做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明确具体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共性与个性、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分层分类建立健全干部政治考察标准,比如在制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考察指标时,对“一把手”,要突出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内容;对领导班子成员,要突出贯彻方针政策、维护班子团结、敢于担当作为等方面的情况;对一般干部,要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等方面的表现,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政治考察标准,真正把政治标准细出来、定下来。完善考察方式。通过现场看、电话问、当面谈、群众说、部门查等多种途径,系统集成干部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重大考验、重要矛盾、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政治表现,同时要加强分析研判,既看干部在重要节点的关键表现,更看平时的一贯行为,防止出现一好遮百丑、一丑压百好,切实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强化结果运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七看七不用”的要求,始终把政治表现纳入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第一标准,对政治素质不过关、不合格的干部,坚决予以一票否决,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过得硬、对党绝对忠诚。
突出政治功能,夯实党建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把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摆在首要位置。建强基层组织。坚持将提升组织力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深化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社)运转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基层组织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改进领导方式。坚持党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统筹推进农村、城市、机关、学校、医院、国企、“两新”等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构建公立医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充分发挥党组(委)把关定向作用,更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积极推行村(社)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动村党组织始终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主心骨。抓实党员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第一课,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政治生活,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政治引领,激发人才活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要注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开展工作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开展创新创造提供广阔舞台。注重思想引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对人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广大人才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之中。深入宣传优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基层的典型事迹,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优化服务保障。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通过走访慰问、定期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人才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解决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在充分尊重人才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人才参政议政,提高人才政治地位。建立健全与人才作出贡献相适应的收入报酬体系,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不断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成就感。
(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黄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