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美术记忆】人民的肖像——罗中立《父亲》
内容简介:
在一个除夕之夜,一位离家守粪的老农民的悲苦形象深深震撼了罗中立的心灵。
内容简介:
在一个除夕之夜,一位离家守粪的老农民的悲苦形象深深震撼了罗中立的心灵。人民的肖像——罗中立《父亲》
在一个除夕之夜,一位离家守粪的老农民的悲苦形象深深震撼了罗中立的心灵。后来,他以这个形象为素材,再结合自己后来画的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形象素描,最后形成了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创作的整体构思。作品最初取名为《粒粒皆辛苦》,后来改为《我的父亲》,最后才定名《父亲》。《父亲》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展出后,随即引发了强烈反响,并获一等奖。作品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它不仅是当代美术史的经典之作,也是新时期几代人心目中的精神丰碑,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
《父亲》借用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以巨幅油画的形式,精心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勤劳质朴的老农民的头像,给予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以一大片金黄色的丰收田作为画面背景,共同构成了“老农民 - 土地”的紧密叙事结构,使得画面层次丰富、主题突出。在前景画面中,罗中立着力于对老农民形象的刻画:老农民衣着简朴,头戴白色头巾,身着白色上衣;在烈日映照下,那自然黝黑的皮肤刻满了岁月与生活的皱纹,不仅与白色衣着形成鲜明对比,也与背景梯田的纹理相呼应,使得人物形象更显深刻厚重。显然,罗中立力图捕捉的是这位老农民劳动间隙的一瞬:清晰的汗珠正从额头、眉宇、鼻尖滴下,干裂、焦渴的嘴唇泛出白色;一双犹如耙犁的大手,端起一个粗瓷碗,正待一饮而尽。作为背景的丰收田指明了劳动的现场,以及丰硕的劳动成果。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颂,正是这幅作品创作的初衷。
正如作者所言,他创作这幅作品的缘由,在于他“长期对农民(的)强烈感受”,“要给农民说句老实话”,“要为他们喊叫”。故而该作品的刻画又不止于“劳动”,更寄寓了作者对劳动者、对中国农民真切而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看到,老农民面庞如沟壑般纵横的皱纹,上唇和下巴稀疏凌乱的胡须,那仅剩一颗门牙的半张的嘴,鼻梁左侧那颗象征着沧桑经历的苦命痣,以及他端起的那个残破的粗瓷碗,都暗示了劳动的辛劳、生活的困苦以及丰收的不易。尽管如此,作者仍刻画了一位和善的、微笑的、朴实的农民形象,更让我们感动;同时,作品以巨幅作品的形式呈现,也引起人们警醒、反思。这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民生活情形的真实写照。
此外,对于人物画的创作,艺术家常习惯于一种“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但在这件作品中,罗中立并没有画出老农民的眼珠,但把农民的目光表现得更加深邃,这样的艺术处理也进一步突显了人物形象的厚重感和历史感。因为真实,《父亲》一经展出,随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作品对真实性的追求,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一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样对当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创新探索,而《父亲》的创作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父亲》创作灵感的产生,也源自作者当时到大巴山写生的深切感受。作者在那里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他们的生活成为作者人生经历中不可遗忘的一部分,他们艰辛的劳作、平凡的生活、原始的感情、质朴的性格等使作者深受触动。由守粪农民和大巴山农民,作者联想到了中国农民——他们辛勤劳作、种植粮食,不仅养活了我们这个国家,也养育了我们这个民族。“农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题和脊梁”,这也正是这幅作品力图表达的中心意蕴。由中国农民到父亲,作者联想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父辈,正如作者所言,站在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又有谁不去热爱这样的父亲呢?作者真实的创作态度、深刻的形象刻画以及强烈的视觉处理,使得该作品虽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散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引人深思。
(郝斌)
【人物档案】
罗中立
1948年出生于重庆。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油画系。1980年以作品《父亲》闻名全国。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等职,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美展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