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美术记忆】十八个红手印: 中国改革的标志——王少伦《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
内容简介: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华破败的茅草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他们召开“秘密会议”,商议分田到户。
内容简介: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华破败的茅草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他们召开“秘密会议”,商议分田到户。十八个红手印: 中国改革的标志——王少伦《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华破败的茅草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他们召开“秘密会议”,商议分田到户。当年带头搞“大包干”的这帮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件冒着巨大风险、敢为天下先的事直接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成为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平均主义使村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他们年年外出讨饭,年年还要靠国家救济。1978年,安徽发生了特大旱灾,外出无粮可讨,政府救济缺粮。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借地度荒,开荒种粮,谁种谁收。这种“分田到户”的做法,就是让农民“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11月24日夜晚,严昌宏等18位农民召开秘密集会,商议分田到户。他们在契约上写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为了改变极端贫穷的状态,改善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这18位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在契约书上签字并按下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就此搞起了生产责任制。一年后,小岗村迎来了丰收,村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还有逃荒在外的村民返乡参加劳动。40年后,作为小岗村村委会主任的严昌宏回忆道:“如果我不想办法去干,老百姓还是一天到晚没饭吃。如果吃到饭了,我相信党能理解。”
小岗村的“春风”一下吹到县里、省里,上级领导有的支持、保护,有的担心、反对。后来消息传到中央,邓小平表态:“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大包干)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同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领军之地,也成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典型和榜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习近平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是王少伦取材于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而创作的。这幅作品创作于199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王少伦选取对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题材,以改革开放前夕小岗村村民开会的场景谋篇布局,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整幅作品以暗调子主宰画面,明暗对比中,最亮的光线聚焦在那张关键的契约书上,也照亮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之路。面对重大抉择时,村民们有忧虑,有沉思,也有激昂与谋划,每个人心理的微妙变化,通过动作和神情的描绘展露无遗。在逼仄的小屋、昏沉的灯光中,18位农民神色各异,画面中心人物的手势带来动态,打破了现场的沉闷感,激活了会议精神。画面结构的布局、光线明暗的对比、人物神态的表达,突出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和变革的张力,是王少伦将油画本体语言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在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下,这场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分田到户土地使用方案,经受住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他们的果敢与坚定,打破了思想的束缚,为小岗村带来了改革开放前的一缕春风。
作为一名出生于农村的艺术家,农村和农民一直是王少伦进行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灵感的源泉。父亲的宽容和支持也是王少伦从艺道路上的重要力量,父亲对他的影响深沉而久远。王少伦的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以自己所熟悉的农民形象为灵感进行创作。油画作品《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呈现于公众视野,得到美术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优秀奖,又参加了“北京市庆祝建国5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得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韩圆圆)
【人物档案】
王少伦
1968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2000年获得公费,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2002年获国家公派,赴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主编/殷双喜 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